關心貓頭鷹的啟示  Hansen


 


隨著台灣民主素養的深化,國民道德水準也日益提升,對於各種動植物保護觀念的知識道德,可說是深入民間。不論老少男女;不論學歷高低,更不論身分地位的高低,保護動植物的觀念已深深烙印在全民的腦海中,這一個值得慶幸的現象。雖然保護動植物觀念已深烙在全民心中,可是保護動植物的方法,則必須有賴教育的途徑來提升。


 


每天爬爬八卦山、或是三清宮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習慣,若有幾天太忙而無法成行,整個身子總會覺得哪裡不對勁,嚴重一點,晚上還會睡不著覺,大概是上了癮吧?


 


某天下午例行性的跟內人一起健行,依往日習慣從白雲寺旁邊樓梯起走,經由培元中學旁的小道,沿著相思樹林步行到彰化師大校本部;一路上,不是上坡,就是下坡;不是上階梯,就是下階梯,運動效果挺不錯的。


 


已有一段時間沒到彰師大校本部走走,趁這次健行順道在校本部裡多「觀光」一些景色,因這裡是我年輕時,讀書與打球回憶最多的地方,前後十幾年光景都是在此度過,只是現在校園內建築物太多,已經少了許多原有大學校園風光的味道。


 


走出了後門,繞過舊時的明德療養院,來到了中山國小校園,這是我13歲以前主要活動場地,除了上學六年外,假日則常與一群左鄰右舍的好朋友一起打球、遊戲;但校園有一點變了,變得比以前漂亮。原來中山國小就依靠在八卦山下,在靠山的一邊有幾處湧泉,只記得小時候經常在這湧泉所造成的小水道裡抓泥鰍與小魚蝦,非常的有意思。


 


如今,中山國小內的幾處湧泉已被規劃成非常具有生態概念的水池、水道,很值得小朋友的生態教育。因此,我特別仔細的觀察一番,不論是水道裡或水池中都充滿了小魚蝦與小蝌蚪,台灣的生態觀念真的有提升了!


 


瀏覽了中山國小後,繼續循著中山國小旁的一條小徑(舊地名叫三崙)走,這是一條連續一百多個階梯的小路。年輕時經常陪父親經由該路徑到大佛附近來運動,這條小徑似乎50年來都沒什麼改變;繞過了大佛後,恰巧碰上一位在100KARA OKA 認事的好友。經由好友的介紹,才知道最近八卦山棒球場旁的一顆大樹上的樹洞中,來了四位貴客—四隻貓頭鷹;一隻母鷹在此生蛋,並將其孵化成小鷹。


貓頭鷹屬於夜行性的鳥類,經常是白天窩在樹洞(鳥巢)中,晚上才出來活動。因此,母鷹為了餵食三隻小鷹,每到黃昏時刻就必須外出捕抓野生小動物回來餵食小鷹,直到小鷹翅膀長硬,能夠自己飛行、覓食為止,動物的母愛其實也不輸人類。


 


自小就喜歡小動物的我,聽到友人這麼一提,自然不放過這麼一個百年難得的好機會,加快腳步前往觀賞。抵達現場時大約是下午六點鐘時刻,只見四、五位鳥類愛好者已將精密的相機與其它燈光設備架設好,等待貓頭鷹的出現,或許是貓頭鷹屬於夜行性鳥類,樹洞裡尚未見到他們的蹤影。


 


當我靠近這些鳥類愛好者,才了解該三隻小貓頭鷹已出生十幾天了,而該母鷹要到天黑以後,才會出去覓食回來餵食小鷹,因此,我們只好先步行回去,等待天黑後再回到現場觀察。


 


大約晚上八點半後,我們第二次抵達現場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鳥類愛好者聞聲而來,算一算,大概有二十幾位愛好者都已經架好裝備,伺機而動,這個數量比下午的人數還要多出許多,可見台灣愛好動植物的人士正逐漸上升。此時我抬頭往樹洞裡一看,真的有三隻外貌像穿著銀灰色小絨毛外衣,看起來非常可愛的小貓頭鷹就擠在洞口處,但不見母鷹,或許這些小鷹就是在洞口等待著母鷹的出現。


 


不一會兒,只見強烈的閃光燈萬箭齊發似的閃爍著,霹哩啪啦此起彼落,就像世界巨星出現般的熱烈場景,原來此時母鷹咬了一隻蜈蚣回來餵食小鷹。但此場景出現不到三秒鐘,只見母鷹非常驚恐又快速的將食物餵食後,匆匆忙忙的離開。此時,我心裡想著:是否有太多人,加上太多的鎂光燈嚇走了他?何況貓頭鷹又是夜行性的鳥類,本來就非常怕光;但就在這個時刻萬箭齊發似的閃光燈會沒嚇到他?那是不可能!


 


20分鐘左右,又見母鷹快速的飛回來,這次又是嘴巴咬著一隻不知叫什麼名字的蟲兒回來,如同上次一樣驚恐的餵食後,立即飛走。我在那裡佇立約2個鐘頭,只見每20分鐘左右就來回餵食一次,若不是為了樹洞裡的三隻幼鷹,母鷹會如此的在眾目睽睽、鎂光燈聚集的場景下,冒這種風險來來去去?我想這大概就是母愛的發輝、發亮吧!?


 


由另一個角度來看,所謂的愛鳥人士是否想到在觀察鳥類活動的同時,是否有從鳥類的生活習性來接近他們?是否有重視他們的生存權?這是另一個令人省思的議題!以這隻母鷹為例,因為他已經選擇了該樹洞為窩,鳥蛋也已孵化成小鷹,他也無力將這些小鷹搬走。但在這種眾目睽睽的環境中,加上萬箭齊發似的鎂光燈來干擾他們的生活,甚至破壞了他們孵育下一代的環境。母鷹、甚至是下一代的小鷹,若不是為了已孵出的小鷹,他們會繼續在此培育下一代至成鷹嗎?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換做人類大概也不會喜歡這種受人干擾的成長環境。


 


另一種母愛發揮的方式,許多動物的母愛的發揮會有一種期限,就以貓頭鷹為例,母愛乃是從產蛋、孵育到成鷹,就各自分飛,甚至為了搶食,相互爭奪地盤;反觀人類,在亞洲地區,父母親生育第二代,經常苛護到結婚生子,甚至到四、五十歲;而歐美國家則不太一樣,他們培育第二代,則是經常培育到成年後,就會讓第二代獨立生活,尤其是猶太人,這種模式似乎比較接近一般動物培育下一代的模式。孰好孰壞?很難下定論,而您認為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