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財經企管 ADMINISTRATION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工頭出身 他翻身年薪破300萬王牌講師

2012年底,美國上市企業、iPhone全球最重要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台灣分公司員工,要向來自紐約總部的資訊長做簡報,特聘請企業顧問補強簡報技巧。

這位「顧問」正是王永福,現年44歲,他是目前台灣教授企業高階簡報課程價碼前三高的人,平均每小時上萬元。

簡報是企業內訓的入門磚,教學市場上競爭者眾多,王永福卻讓簡報不只是工具,變成表現業績的說服利器,他調教過後的員工,讓美商主管讚歎:「簡直是脫胎換骨!」

他從工頭變業務
滿身名牌,卻沒錢買東西

王永福年薪早超過300萬元,2015年的課程早排到年底;舉凡台積電、晨星、Google、Gucci等上市櫃或外商等前兩百大企業均指名他擔任講師,甚至各大藥廠及TED講者還聘請他為顧問。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相較外商企業顧問多是留洋,他第一份工作竟是工地主任,早上9點喝威士比加汽水、白天監管工程,還負責請款,到了第五年,他突然反省,「五年之後,我的生活還是這樣嗎?」

他看著周遭朋友因建築賺了錢,但年紀輕輕卻因為喝酒而早逝,或一輩子就是忙著苦力活,決定讓自己走出負面循環。在五專同學慫恿下,過起白天工地工頭、晚上跑業務的日子。

才第二年,當業務一個月薪水,抵過在工地一年薪資,也讓他開始迷失。「我開著BMW、身穿亞曼尼西裝、口袋裡插著萬寶龍鋼筆,但走進7-Eleven買包菸,身上卻沒現金,」同樣的,他再問自己一次:「五年後的自己要的是現在這個樣子嗎?」

重回校園找天賦
鎖定高階企業教簡報術

他又給自己開一條路,考取企管碩士在職專班,他看到另外一個世界。他從課堂中發現自己喜歡分享、教學的天賦,一方面靠業務工作養活自己,一方面開始接大大小小演講、內訓活動,即使沒錢也去,大量讓自己曝光在公開場合「練兵」和「練膽」。

算一算之前累積的財富夠他闖3年,王永福決定放手一搏。只是前3年平均每季才接到一場企業邀約,「會教課是一件事,市場性又是另一件事,」當時39歲的他回憶,坐高鐵回台中,手中拿著下星期才能入帳的5萬元支票,身上現金僅剩100元。

困頓中,他沒停下腳步,市面上所有簡報書籍、影片他全部買下來看完,甚至是第一個把簡報與權威大師瑞紐迪(Garr Reynolds)的《簡報禪》(presentationzen)翻譯出來的人。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錄自 商業周刊

成功者故事Success

  • 推薦

《挺身而進》

男性薪水高2成》臉書營運長:女人們,你是不是限制了自己?

 
  • +A
  • -A

 

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照片提供:天下雜誌

桑 德伯格是臉書營運長,自2007年起連續6年獲選為《財星》雜誌50大最有權力的商業女性,並榮登2012年及2013年《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力人 物。2010年12月,她在TEDTalks發表激勵人心的演說,談到很多女性在無意間縮限了自己的工作生涯。她鼓勵女性「往桌前坐」、接受挑戰、積極追 求各種目標。這場精彩演講掀起了一股風潮,至今累積330萬次的點閱。

桑 德伯格從她自己20年工作經歷,問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為什麼到了今天,位居高階領導位置的女性,還是如此稀少?在已開發國家中,包括台灣在內,女性大學 畢業生早已超過50%,在競爭最激烈的法學院的比例也超過男性,但女性在全球議會、企業高層、董事席次所佔的比例都不到20%,除了一些社會制度因素、女 性生育的生理條件之外,女性是不是自己限制了自己?

妳是不是曾質疑自己的能力、壓抑自己的表現,在該積極進取時反而退縮?妳是否也因要兼顧工作與家庭感到分身乏術?

生涯,從來不是只有上下的單向道階梯!未來,取決於我們興趣與熱情,而非性別。突破內心的障礙,挺身而進!

我們限制了自己嗎?

2004年夏天,我懷第一胎,當時我在谷歌(Google)帶領線上業務與營運團隊。我是在2001年加入谷歌,那時谷歌才剛起步不久,只有幾百名員工,大家窩在一棟老舊的辦公大樓裡。到我懷孕三個月時,谷歌已有上千名員工,搬進了由好幾棟建築物組成的谷歌園區。

我懷孕的過程並不輕鬆,通常過了懷孕初期就會結束的孕吐,卻跟著我足足九個月、天天發生。我的體重增加了近30公斤,腳也大了兩號,腫脹出奇怪的形狀,只有把腳翹到茶几上,我才看得見。一位特別善體人意的谷歌工程師說,谷歌的「鯨魚專案」,便是以我來命名的。

某天早上,我趴在馬桶上吐完以後,必須立刻趕去開個重要的客戶會議。那時的谷歌成長飛快,搶停 車位一直是個問題,我那天趕到的時候,能找到的唯一一個車位,離辦公室還挺遠的。我停好車後,全速衝過停車場,雖然說是用「衝」的,其實只是比平常孕婦的 龜速移動快一點罷了,這使得我害喜又更嚴重了。我終於到了會議室,全心祈禱著順利完成業務簡報,千萬不要有別的東西從嘴裡吐出來。那天晚上,我把當天辛苦 的情況說給我先生大維聽,大維當時在雅虎(Yahoo)工作,他告訴我,雅虎每棟建築物前,都設有孕婦專用停車位。

隔天,我大步走進--其實比較像是蹣跚搖進--谷歌創辦人賴瑞.佩吉(Larry Page)和塞吉.布林(Sergey Brin)的辦公室。說是他們的辦公室,其實是玩具與新奇玩意散落滿地的大房間。看到布林正在一角做瑜珈,我就大聲說,谷歌需要孕婦停車位,最好能快點設 立。布林抬頭看著我,當場就立刻答應了,還說他以前怎麼從來都沒想到。

直到今天,我對於等到自己親身經歷過雙腳痠痛以後,才意識到孕婦需要專屬停車位,仍然覺得汗 顏。我當時是谷歌最高階的女性員工,不是有責任先想到這點嗎?但是,我竟然跟布林一樣,未曾想過這件事。其他懷孕的女性同仁,想必都默默地忍受這些不便, 未曾想過要求特殊待遇。又或者,她們缺乏信心或資歷,不敢要求公司幫她們解決問題。直到公司有個孕婦身處高位,即便她看起來像鯨魚,還是能發揮影響力。

一樣聰明的腦袋,不一樣的對待

我們站在女性先驅的肩膀上,今天,在美國與世界大部分的地方,女性的情況已比過去進步,因為有前人的奮鬥爭取,才有我們如今視為理所當然的權利。1947 年,標準石油公司(The Standard Oil Company)請安妮塔.桑默斯(Anita Summers)擔任公司經濟學家,安妮塔是我的人生導師賴瑞.桑默斯(Larry Summers)的母親。當時安妮塔的主管對她說:「能請到妳,我真是太高興了!我覺得我花較少的薪水,請到一樣聰明的頭腦。」安妮塔當時覺得受寵若驚, 有人說她跟男人一樣聰明,那是何等的恭維,她根本想像不到去要求跟男性同樣的薪水。

當我們與許多其他地方的女性情況相較,我們更是心懷感恩。至今,仍有些國家的女性沒有基本的公 民權,全球約有440萬名女性身陷性交易的桎梏。在阿富汗和蘇丹等地,女性幾乎無法接受教育,妻子被當成先生的財產。慘遭強暴的女性,因為讓家人蒙羞而被 逐出家門,有些強暴受害者甚至因「道德罪」而淪為階下囚。相較於這些國家令人無法接受的女性待遇,我們的境況先進了數百年。

但是,即使知道我們的情況比較好,也不應該停止追求更進步。當初為了爭取婦女參政權而走上街頭的先驅,她們心中的遠景,是男女真正平等的世界。一個世紀後的今天,那個遠景仍然模糊,彷彿要瞇著眼睛,才能勉強看清楚。

遙遠的50%

擺在眼前鐵錚錚的事實是,這個世界依舊由男性所主宰,在至關重要的決策上,女性並未獲得平等的 發言空間。在全球195個獨立國家中,只有17個國家是由女性領導;在全球各國的國會中,女性只佔20%的席次。美國2012年11月的選舉中,女性獲得 空前的席次,所佔比例提升至18%。在台灣,2009年立法院女性立委約佔29%的席次。在歐洲的議會裡,女性約佔三分之一的席次。這些數字,距離半數還 有好一段距離。

在企業界,女性擔任領導角色的比例更低,《財星》五百大企業(Fortune 500)的執行長中,只有4%是女性。在美國,高階經理人14%是女性,董事席次中17%是女性,這些比例在過去十年來,幾乎沒什麼改變。少數族裔的女性 佔比,落差更大,只佔企業高階經理人的4%、董事席次的3%、國會席次的5%。算上整個歐洲,女性佔董事席次的比例不過14%。在台灣主要的上市企業中, 女性約佔6%的董事席次,擔任董事長的比例僅僅1%。

女性薪酬的成長,也同樣緩慢。1970年,美國女性的薪酬是同工男性的59%。女性抗議、奮 鬥、拚命努力之後,到了2010年,薪酬拉高至同工男性的77%。在2011年的「同工同酬日」(Equal Pay Day),女性運動者瑪蘿.湯馬斯(Marlo Thomas)挖苦地說:「我們奮鬥了40年,爭取到18%的進步,連一打雞蛋的漲幅都比那多十倍。」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中,女性薪 酬平均比男性少16%。在台灣,全職女性的薪酬,平均也比男性少23%。

多年來,我看著這令人沮喪的現象,就在我周遭一再出現。我1991年從大學畢業、1995年從 商學院畢業,在畢業後做的每份初階工作中,同事的男女比例都很平均,但是資深的經理職位幾乎清一色是男性。我以為那是以往女性受到性別歧視的緣故,但現在 幾乎所有產業都沒有限制女性的玻璃天花板,我想我這一代遲早會達到高階主管男女平等。然而,一年接著一年過去,我發現跟我同階層的女性同事愈來愈少;我甚 至愈來愈常發現,在很多場合,我是唯一的女性。

不是戰爭,人人受惠

在許多場合身為唯一的女性,我遇上了一些尷尬、但也引人思考的狀況。我加入臉書 (Facebook)擔任營運長兩年後,臉書的財務長突然離職了,我不得不暫代職務,完成一輪籌資任務。由於我的工作生涯大多是負責營運,而不是處理財 務,籌資工作的過程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也讓我有點緊張。我與團隊一起飛往紐約,對私募基金做首輪業務簡報。

我們的第一場會議,是在電影裡常看到、可以鳥瞰整個曼哈頓的那種辦公室中進行。我說明了臉書的 營運概況、回答了一些問題,一切進行得很順利。接著,有人提議大家休息幾分鐘,我轉向一位私募基金資深合夥人,問他女用洗手間在哪裡。那位資深合夥人一臉 茫然地看著我,他被我問倒了。我又問:「你在這裡工作多久了?」資深合夥人說:「一年。」「我是這一整年來,唯一來這裡業務簡報的女性嗎?」他說:「我想 是吧!」接著補充:「或許您是唯一需要用洗手間的。」

我進職場超過20年,很多男女不平等的情況依舊,該是我們正視女性權利改革停滯不前的時候了。許諾要平等與真平等,並不相同。在男女真正平等的世界,在領導國事和經營企業上,女性佔有半數;在負擔家務上,男性負擔一半。我相信,那樣的世界比較好。

經濟理論和許多多元化的研究都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可以善用所有的人力資源和人才,整體的生產力與表現將會改善。傳奇的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大方地表示,他的績效之所以如此優異,一部分是因為他只需要和一半的人口競爭。與我同輩的這一代投資專家,大致上仍享有這樣的優勢。當更多人參與競爭時,就會創下更多紀錄,大家所創造出的成果,將超越個人成就,大家都受惠。

往人生的目標,勇敢前進

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寫一本書,我不是學者、記者,也不是社會學家,但是,我和幾百位女性談話後,我決定站出來。我傾聽這些女性的掙扎、分享我自己的經驗,我發現女性權利的進步不夠,甚至可能在退步。

雖然我相信增加女性掌權者的人數,是達到真正平等的必要條件,但我不認為成功或幸福的定義只有一種。不 是所有女性都想發展職業生涯,不是所有女性都想要有孩子,也不是所有女性都想要兼顧事業和子女。我永遠不會主張我們都該抱持相同的目標,很多人沒興趣掌握 權力,不是因為他們缺乏雄心壯志,而是因為他們在過自己嚮往的生活。對世界最重要的貢獻,有些是靠著一次關心一個人達成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規劃出自己獨特的道路,定義符合自己人生、價值觀和夢想的目標。

我也非常清楚,絕大多數的女性為了家計及照顧家庭相當辛苦。如果我們能在高層增加女性的聲音,就可以為所有女性提供更多機會、更公平的待遇。

有些人--尤其是職業婦女--提醒我,公開談論女性平等議題要特別小心。我公開說出想法後,有 些意見同時惹毛了男性和女性。有些人認為,把焦點放在女性應該如何改變自己、鼓勵女性積極進取,似乎是在為組織卸責;有些人甚至指責我是在怪罪受害者。我 完全沒那個意思,我認為女性領導者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一些批評者指出,積極進取對我來說簡單多了,因為我有財力請得起各種幫手。然而,我的目的是分享一些 早在我聽過谷歌或臉書前、就讓我受惠的建議,許多不同環境的女性,都能與那些建議產生共鳴。

我以前就聽過前述的批評,我知道日後還會再聽到同樣的批評,以及其他的評論。我希望大家能單純 就我提供的這些訊息的優劣,來評量我的建議。我們不能逃避討論女性議題,這個議題影響到每個人。我們早就該鼓勵更多女性勇於追求夢想,也早就該鼓勵更多男 性在職場與家庭,給予女性更多支持。

如果我們心底有改革的意念,就可以重燃女性革命之火。世界要變得更平等,是從一個人、一個人的改變開始。當每一位女性都挺身而進,我們離真正平等的遠大目標,就更近了

書名:挺身而進
作者: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譯者:洪慧芳
出版日期:2013年09月04日
出版社:天下雜誌

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臉書營運長,在加入臉書之前,曾任谷歌全球線上銷售和營運部門副總裁,以及美國財政部幕僚長。 更早之前,她曾在麥肯錫擔任顧問,在世界銀行擔任研究助理。目前她身兼臉書、華特迪士尼公司、國際婦女會(Women for Women International)、V-Day、ONE的董事,並擔任Lean In基金會(leanin.org)的負責人。

桑德伯格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系,哈佛商學院企管碩士。現與先生大維.高伯格(Dave Goldberg)和一對兒女住在北加州。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 吳寶春的奮鬥故事  想起 最近很熱門的新聞 "胖達人麵包" 很感慨  用不實的廣告欺矇消費者    還說 "小題大作" 那家麵包店沒用香精

人貧窮的往往不是他的口袋,而是內心 。

惜福 才是人生最大財富(陳文茜)
2012年06月23

本周四訪問吳寶春,2010年他已是台灣家喻戶曉的世界法國麵包 冠軍。那年他45歲。不過30年前,母親給了他不到一百元台幣的 盤纏,讓他離開困苦的屏東鄉下;單程車票到台北,身上只剩50元 。同鄉帶著他到麵包店當學徒,個兒只有138公分,矮到得放個桶 子站上去才能捏麵包。 同鄉不到三天,吃不了苦,跑了!吳寶春則含著淚,忍著苦熬下來。

回憶童年的貧窮,吳寶春想起母親的話,停了一會兒,淚在眼眶中打 轉,久久不能語。最終抽了一口氣,道出母親的家訓:「 我們雖窮,但我們不欠人 。」

吳寶春的家境一貧如洗,母親在吳寶春12歲時喪夫,熬著8個孩子 ,每天打零工,摘甘蔗、採鳳梨,什麼苦活都做。家裡茅草築出的土 屋,雨一來滴水,風一大,屋頂即得加石塊,否則屋都垮了。這麼一 個貧瘠的茅草陋屋,四十多年前安座於台灣南部鄉下;誰也沒有料到 四十年後,那裡會走出一個國際法國麵包冠軍。
問吳寶春這一路走來堅持他的力量是什麼?他承認自己小時候是個愛 哭的人,但母親的身教教他「 莫怨天,莫怨人 」,「 人生就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好好苦幹 !」媽媽送他北上,吳寶春當下即立志,記住媽媽的話,從此不哭了 。

這三十年麵包學徒生涯,他有過貴人,也碰過無情老闆。他記得有一 年年終某位老闆不知隔牆站著吳寶春,告訴會計:「這人很忠心,不 用給他年終獎金,他不過是一條狗。」吳寶春聽到很傷心,但也未立 即離去。等到麵包店業績至高峰時才走。問他為什麼忍? 他說人生不是靠意氣用事,他要用實力證明自己的價值 。

吳寶春不容易讓任何人毀壞他的人生,他謹記母親的家教,「我們雖 然窮,但不欠人。」當兵時,因故碰到了貴人,海軍教官教放牛班生 的他識字讀書,然後打開了他的國際視野。2008年他第一次參加 國際比賽,得了優勝,不夠的旅費十萬元還是和當時老闆借的。20 10年他得了國際冠軍,巴黎艾菲爾鐵塔前拍了一張相,然後刻意回 南部高雄開店。

出身貧窮對吳寶春反而成了禮物 。2011年他才剛賺第一桶金一百萬,但他一點也不貪心。他謹記 幼時貧窮之困,體恤其他貧困的員工,麵包店每年提撥營業額近千萬 福利金予員工。也是為了給客人最好買麵包的片刻享受,規定一次店 裡只進十人,營業額當然不會太高。他說: 人貧窮的往往不是他的口袋,而是內心 。

現在到高雄吳寶春麵包店,一方面買可口的桂圓麵包、荔枝麵包,同 時也聽到很好的古典音樂。問他那是誰的樂章?他回不知,幫他選歌 的人正是當年在高雄西子灣教他讀書識字的海軍教官;問他記得起那 個帶他北上學麵包的同鄉嗎?他一分鐘不想,倒背如流。 他記得每一個拉他一把的人 ,對吳寶春而言, 傷害他的老闆教導他今日疼惜員工,幫助他的人,他一生永誌感恩 。他說:「 一個不知感恩的人,他的人生必然是痛苦的。」

吳寶春的英雄是 許文龍,雖出生貧窮,但發跡成功時永遠懂得分享雙贏或三贏 。吳寶春說當他人生越成功時,就要越記住母親小時候的身教。 是的,他並不真正貧窮,因為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恩與回報。至今已揚 名立萬,但其實還沒有太多積蓄的吳寶春說:「 惜福,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撰文者:Leo Liao 商業周刊 專欄部落客

臉書女營運長:女人越成功越惹人厭



Sheryl Sandberg 曾任職於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美國財政部及 Google 全球線上銷售營運副總裁,現為 Facebook 營運長。自從她在 2010 年底的 TEDWomen 演講中,探討為何只有少數女性成為領導人物後,儼然成為了兩性平等運動的新領袖。

在與《麥肯錫季刊》(McKinsey Quarterly)的 Joanna Barsh 訪談中,Sandberg 深入討論了她的新書《Lean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解釋了為何女性必須彼此「lean in(傾身相助)」,並如何藉此來獲得自信、磨練技能,以及對於成為領導人物感到更加自在。

McKinsey Quarterly》:妳從何時開始認知到自己是個領導型人物?
Sheryl Sandberg
:我並不輕易認為自己是個領導型人物。小時候我總覺得自己有點愛指揮別人,我覺得若我是個男孩子,我應該早就認為自己是個領袖。如果我們希望有更多女性能擔任領導的角色,我們就必須改變這個社會的價值觀。


McKinsey Quarterly》:這段時間驅使妳努力的原動力是什麼?
Sheryl Sandberg
:我很喜歡任務導向的工作,我深信 Google 的宗旨,也相信 Facebook 的理念,而這就是我每天起床去工作的動力。或許稱不上是使命,但這些關於女性領導階層的議題,卻是我生命中第一個我感覺我注定該做、必須去做、有機會去 做,且責無旁貸的工作。


我在職場已闖蕩多年,而我在這之中從未刻意將自己歸類為「女人」,但很快地,我現在已經 43 歲了,「試著融入職場」對於提升女性地位而言毫無幫助。女性佔了頂尖職位的 14%,這個數字十年來都沒有增加。在性別議題上,我們需要更新、更開放與更誠實的對談。


McKinsey Quarterly》:妳何時轉換跑道的?
Sheryl Sandberg
:我離開 McKinsey 後為政府工作了四年。在離職後,又花了整整一年才等到 Google 那份工作,因此高興之餘,我根本沒時間感到緊張,只想要快點開始工作。


剛開始我的工作團隊只有四人,之後則成為一個四千人的大團隊,而這是我第一次真的去管理一大群員工。在辦公室中,男士們會說「我要接下那份工作。」、「我們將在印度開設辦事處,我想要去那邊。」,但每當我試著說服女士們接受新挑戰時,我們的對話總是如下:


我:「你必須在公司中擔任新的角色。」


女同事 A:「但我還在學習耶。」


我:「妳真的該考慮一下那份新工作。」


女同事 B:「我不確定我夠格去做。」


我從沒在男士們口中聽過這些話。


從國中開始,只要問男生和女生:「你們想不想帶領其他人?帶領國中班級、高中班級、大學社團、工作小組、或是公司?」回答「願意」的男性遠遠大於女 性,研究結果也往往都是如此,因此當今社會才會只有 14% 的女性在公司中屬於領導階層。我們一定要多鼓勵女性成為領導人物。


McKinsey Quarterly》:讓妳投身這個運動的契機是?
Sheryl Sandberg
:我今天雖然坐在這裡,但其實我對於「權力」、「野心」、「領導」仍舊感到不太自在。


對男人來說,「權力」、「野心」、「領導」等字眼毫無疑問是積極正面的。男人愈成功、帶領愈多人,就越受人喜愛;但女人則相反,不被鼓勵去追求那些,甚至反而被告誡不要去追求那些。


大家都厭惡比自己還成功的女人,就連女人本身也一樣,女人愈成功,就愈惹人厭。這個現象對於女性領導來說,是個十分強烈的阻礙。


McKinsey Quarterly》:為何建立女性社群對妳來說如此重要?
Sheryl Sandberg
:家庭主婦與職場婦女之間的拉扯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女性都可以感受到,而這有待改變。當我看見社區中在家工作的婦女們,不但為自己的孩子 們努力,也為我的孩子們付出時,會讓我感到很難受,因為我把孩子們丟在一旁跑去工作,所以他們只好待在家中。


我有時候也會當社區志工,但沒有在家工作的婦女們那麼常為社區奉獻。我感到既愧疚又忌妒,卻又覺得我的孩子因為有了她們的幫助而能夠受到較好的教育。


但反之亦然,我也曾聽過在家工作的女性朋友說過,當她們看見在職場工作的女性時,她們有時也會後悔自己不去職場闖蕩的決定;但有時也會認為,在職場工作的女性是在為女兒樹立良好的榜樣,告訴她人生有不同的可能性。


我認為,女人可以一起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讓彼此了解到「無論是在家、學校、社區或是職場,女人所做的任何貢獻都和男人一樣重要。」


然而,當男人平均獲得一元薪資時,女人才獲得七十七分錢;就算是在同一份工作中,女性不但領到的薪資比男性少、比較不受尊重,還鮮少能夠獲得升遷、進入領導階層。


這個世界並沒有真正兩性平等,在一個真正平等的世界裡,男女會獲得同等的機會、選擇,以及鼓勵。


若將職場比喻為馬拉松賽,當男女選手一起站在起跑點準備出發時,男性選手會聽到的是「加油,你做得到的!」、「這會是場很棒的比賽,盡力去跑 吧!」;但女性選手則往往會聽到「妳確定妳要跑?馬拉松很長耶,妳到時候一定會想放棄。」、「妳難道不想要有孩子嗎?」,甚至是公開責難「當妳的孩子在家 需要妳的時候,妳怎麼還有臉在這裡跑步?」


Sheryl Sandberg 強而有力的應答還看得不過癮嗎?《McKinsey Quarterly》與 Sheryl Sandberg 的訪談,這只是上半部而已,敬請期待。


(資料來源:McKinsey Quarterly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李嘉誠)教五年內買車買房——理財篇,轉載瘋了!


假設你的月收入只有2000元,你也可以過得很好。我幫你把錢分成五份。
第一份600元,第二份400元,第三份300元,第四份200元,第五份500元。

第一份,用來做生活費。這麼少的生活費,每天只能夠分到十幾元。 早餐一份煮米絲,一個雞蛋,一杯豆漿。中餐一份快餐,一個水果。 晚餐自己開個小竈,煮點飯,加倆菜,睡前一杯奶。這樣一月的夥食 大概是500-600。不過,如果你還年輕,身體暫時還沒有太多 問題,這樣的食譜,夠你數年內不會有健康問題。

第二份,用來交朋友,擴大你的人際圈。這就寬裕了。你的電話費可 以用掉100元。每個月可以請客兩次,每次150元。請誰呢?記 住,請比你有思想的人,比你更有錢的人,和你需要感激的人。
每個月,堅持請客,一年下來,你的朋友圈應該已經為你產生價值了 ,你的聲望、影響力、附加價值正在提升,形象又好,又大方。

第三份,用來學習。每個月可以有50—100元用來買書。錢不 多,買的書就要認真閱讀,學會學了就用的精神。每一本書,看完後 ,就把它變成自己的語言講給別人聽,與人分享可以提高你的信譽度 ,並且,提升親和力。另外的200元存起來,每一個月參加一次培 訓。從不間斷。等收入高一些了,或者有額外的積蓄,就參加更高級 的培訓。參加好的培訓,既可以免費結交誌同道合的朋友,又可以學 習平時難以領悟的道理。

第四份,用於旅遊,一年獎勵自己旅遊至少一次。生命的成長來自不 斷地歷練。參加那種自由行的旅遊,住進青年旅社,地球其實並不大 ,每年都出門,幾年下來,就可以把紅旗插到地圖上,許多美好的回 憶,成為生命的動力,更加有熱情和能量,去投入工作。

第五份,用來投資。先存起來,也可以用來做進貨的本錢,小本生意 很安全,去批發點產品來賣,虧了反正也不多,賺呢,既賺了金錢, 又賺了自信和膽量,還賺來做事情的閱歷。賺的錢多了,就可以開始 購買長期的投資計劃,使自己提早獲得一份長久的保障,保證自己和 家人在將來,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有一份充足的資金來照顧,生活 品質不會下降。

好了,這樣熬了一年,第二年如果你還在拿2000元的收入,那就 是你的不是了,這麼不長進,活著也夠丟臉的,看看有什麼品牌的豆 腐比較硬,買一點來,用頭去撞吧。
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一定要兼職賺錢,不要窮,還很有個性 ,挑三揀四的,這個不願意做,那個沒有興趣。收入不高,一定要非 常勤奮,盡量去找跟銷售有關的工作,銷售等。這就是很不錯的兼職 工作,既可以認識很多有價值的人,又可以鍛煉自己的信息收集能力 和營銷技巧。
衣服啊,鞋子啊,這一年你是得盡量少買了。最好全部通過你的兼職 賺的錢去買。當作獎勵自己的一種方式。

額外多賺錢的時候,記得買個禮物給你的愛人,謝謝他/ 她支持你的財務計劃。很坦誠地告訴他/ 她,為何你那麼勤儉,告訴他/她你的夢想和努力的方向。
到處都有需要幫助的生意人,兼職幫他們做點事情,去磨練自己的意 誌、口才、和工作能力吧,加上你的理財技巧,第二年,你的收入至 少要增加到5000元。最低也應該是3000元,否則你收入的成 長還趕不上通貨膨脹呢。

無論你的收入是多少,記得分成五份。增加對身體的投資,讓身體始 終好用,增加對社交的投資,擴大你的人脈,增加對學習的投資,加 強你的自信,增加對旅遊的投資,擴大你的見聞,增加對未來的投資 ,增加你的收益。

保持這種平衡,逐漸你就會開始有大量的盈余。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 人生計劃。身體將越來越好,得到更多的營養和照顧。朋友會越來越 多,存儲許多有價值的人脈關系,同時,你也有條件參加那些非常高 端的培訓,使自己各方面的羽翼豐滿,思維寬闊,格局廣大,性格和 諧。而你,也就能夠逐漸實現自己的各種夢想,購買自己的需要的房 子、車子,並且給未來的孩子準備一筆充足的教育基金。

人生是可以設計的,生涯是可以規劃的,幸福是可以準備的。現在就 可以開始。在你窮的時候,要少在家裏,多在外面。在你富有的時候 ,要多在家裏,少在外面。這就是生活的藝術。窮得時候,錢要花給 別人,富的時候,錢要花給自己。很多人,都做顛倒了。

窮得時候,不要計較,對別人要好。富的時候,要學會讓別人對自己 好。自己對自己更好。窮要把自己貢獻出去,盡量讓別人利用。富, 要把自己收藏好,小心別讓別人隨便利用。這些奇妙的生活方式,是 很少人能夠明白的。

窮的時候,花錢給別人看。富的時候,花錢給自己享受。窮的時候一 定要大方,富的時候,就不要擺闊了。生命已經恢復了簡單,已經回 到了寧靜。

年輕不是過錯,貧窮無需害怕。懂得培養自己,懂得什麼是貴重物品 ,懂得該投資什麼,懂得該在哪裏節約,這是整個過程的關鍵。別亂 買衣服,少買一點,但是可以買幾件很有品味的。少在外面吃飯,要 吃就請客,要請,就請比自己更有夢想的、更有思想、更努力的人。

一旦生活需要的錢已經夠了,最大的花費,就是用你的收入,完成你 的夢想,去放開你的翅膀大膽地做夢,去讓生命經歷不一樣的旅程。

經典語錄
哈佛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人的差別在於業余時間,而一個人的命運決 定於晚上8點到10點之間。每晚抽出2個小時的時間用來閱讀、進 修、思考或參加有意的演講、討論,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正在發生改 變,堅持數年之後,成功會向你招手。

經典語錄:
無論你的收入是多少,記得分成五份進行規劃投資:增加對身體的投 資,讓身體始終好用;增加對社交的投資,擴大你的人脈;增加對學 習的投資,加強你的自信,增加對旅遊的投資,擴大你的見聞;增加 對未來的投資,增加你的收益。好好規劃落實,你會發現你的人生逐 步會有大量盈余。

經典語錄:
過去的一頁,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塵會迷了雙眼。有些人說不 出哪裏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那些以前說著永不分離的人,早已經散落在天涯了。收拾起心情,繼 續走吧,錯過花,你將收獲雨,錯過這一個,你才會遇到下一個。

經典語錄:
被人誤解的時候能微微的一笑,這是一種素養;受委屈的時候能坦然 的一笑,這是一種大度;吃虧的時候能開心的一笑,這是一種豁達; 無奈的時候能達觀的一笑,這是一種境界;危難的時候能泰然一笑, 這是一種大氣;被輕蔑的時候能平靜的一笑,這是一種自信;失戀的 時候能輕輕的一笑,這是一種灑脫。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馮光遠:李安準備功夫充分


中央社 – 2013年2月26 上午10:24


(中央社記者徐卉台北26日電)媒體人馮光遠表示,李安的特質是準備的功夫非常充分,李安所想的層面與很多導演也不一樣。


台灣導演李安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擊敗強敵,勇奪第85屆奧斯卡導演獎,全台灣都為李安感到開心。


李安好友、媒體人馮光遠在公視「有話好說」訪談時表示,李安的特質是準備的功夫非常充分,例如李安拍「與魔鬼共騎」時,他有天和李安聊天,問李安在這部片學到什麼,李安回「學到駕馭馬匹」,讓他聽了就覺得非常有意思,因為一般導演不會講到這麼細節的事情。


馮光遠說,結果李安在「臥虎藏龍」中處理大漠的馬匹就因為之前的經驗而得心應手,包括之後李安拍「綠巨人浩克」前,每天都在研究剪接,只為呈現出漫畫的感覺。


馮光遠表示,李安雖說自己對3D不懂,但李安絕對讓自己的劇組把所有事情搞懂才去做。


馮光遠還講了個小趣聞,他表示,李安當時找了很多人都無法把「少年PI」裡面的小舟畫出來,最後是找了兒子阿貓(李涵)畫出來,阿貓連老虎的位置都和李安講解。


他指出,所謂準備,李安所想的層面與很多導演不一樣,當李安在台中拍東西,也為台灣做了準備,現在就看台灣能不能領略到李安的善意。1020226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年輕女董事長的47個忠告!】無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做 人想成功,下面就是你必須要參考的^o^ 看完一定分享善緣!

1
、好朋友裡面,一定要培養出一個知己,不要以為你有多麼八面玲 瓏,到處是朋友,最後真心對你的,只有一個,相信我。

2
、給自己定目標,一年,兩年,五年,也許你出生不如別人好,通 過努力,往往可以改變70%的命運。破罐子破摔只能和懦弱做朋友。

3
、朋友請你吃飯,不要覺得理所當然,請禮尚往來,否則你的名聲 會越來越差。

4
、這是個現實的社會,感情不能當飯吃,貧窮夫妻百事哀。不要相 信電影裡的故事情節,那只是個供許多陌生人喧囂情感的場所。只有 不理智和不現實的人才相信。

5
、不要相信算卦星座命理,那是哄小朋友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坐在家裡等什麼房子,車子,還不如睡一覺做個好夢。

6
、不喜歡的人少接觸,但別在背後說壞話,說是非之人,必定是是 非之人,謹記,禍從口出。

7
、少玩遊戲,這不是韓國,你打不出房子車子還有資本。可以有愛 好,但要把握尺度,少玩農場、牧場、鬥地主等一些高度吸引人思想 的晉級遊戲,也許你的級別很高,但不代表你有多麼成功,反而會影 響和占據你成功的時間。

8
、是人都有惰性,這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我們後天可以改變這種惰 性,因為有很多人正在改變。對於某種事物或是生意不要等別人做到 了,我才想到。不要等別人已經賺到錢了,我才想去做。沒有人相信 的是市場和機遇,大家都相信的叫做膨脹。

9
、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夜深人靜,問問自己,將來的打算,並朝著 那個方向去實現。而不是無所事事和做一些無謂的事。

10
、出路出路,走出去了,總是會有路的。困難苦難,困在家裡就 是難。

>>>>
分享保存! 2. 給讚=> 李嘉誠 財富語錄

11
、作為女人,不要倚老賣老,認為事業跟自己沒關係,以為自己 就是洗衣服,做飯,看孩子,那就是大錯特錯。

12
、做人,要做到;萬事孝為先,教童品之道,夫妻和諧美,幸福 萬年長。但是這些不是拿來用嘴說說就能辦到的,解放初期年代要做 到這些,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辛苦,當今現實的社會需要你付出很 大的金錢,聰明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13
、空閒時間不要經常上網做無聊的事和玩一些沒有意義的遊戲, 讀點文學作品,學習一些經營流程,管理規範,國際時事,法律常識 。這能保證你在任何聚會都有談資。

14
、寧可錯殺一千次來自各方面的信息,也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 成功的機會。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去買後悔藥。

15
、要做一件事,成功之前,沒有必要告訴其他人。成功之後不用 你說,其他人都會知道的。這就是信息時代所帶來的效應。

16
、頭髮,指甲,鬍子,打理好。社會是個排斥性的接受體,這個 星球所需要的藝術家極其有限,請不要冒這個險,就算你留長頭髮比 較好看,也要盡量給人乾淨的感覺。

17
、不要以為你是個男人,就不需要保養。至少飲食方面不能太隨 便,多吃番茄,海產品,韭菜,香蕉,都是對男性健康有益處的食物 。你要是看不到價值,我可以告訴你。至少你能把看病節約下來的錢 給你的女人多買幾個化妝品。

18
、力求上進的人,不要總想著靠誰誰,人都是自私的,自己才是 最靠得住的人。

19
、面對失敗,不要太計較,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起體膚……但要學會自責,找到原因,且改掉壞習慣 。二十歲沒錢,那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是沒有好的家境,需要 更大的努力;四十歲沒錢,只能自己找原因。窮人變成富人是可能的 ,而且很可能。窮人能窮一輩子,也是必然的,存在就是理由,只是 有所選擇。

20
、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就看你給不給自己機會!

21
、記住,平均每天看電視超過三個小時以上的,一定都是那些月 收入不超過五萬元的,如果你想要月收入超過五萬,請不要把時間浪 費在電視上。同樣的道理,那些平均每天玩網路遊戲或聊天超過三個 小時以上的,也都是那些月收入不超過五萬的。

22
、因為窮人很多,並且窮人沒有錢,所以,他們才會在網路上聊 天抱怨,消磨時間。你有見過哪個企業老總或主管經理有事沒事經常 在臉書裡閒聊的?

23
、這個世界,有這麼一小撮的人,打開報紙,是他們的消息,打 開電視,是他們的消息,街頭巷尾,議論的是他們的消息,仿佛世界 是為他們準備的,他們能夠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你的目標,應該是 努力成為這一小撮人。

24
、如果,你真的愛你的爸媽,愛你的女朋友,就好好的去奮鬥, 去拼搏吧,這樣,你才有能力,有經濟條件,有自由時間,去陪他們 ,去好好愛他們。

25
、這個社會,是快魚吃慢魚,而不是慢魚吃快魚。

26
、這個社會,是贏家通吃,輸者一無所有,社會,永遠都是只以 成敗論英雄。

27
、如果你問周圍朋友,如果十個人,九個人說不知道,那麼,這 是一個機遇,如果十個人,九個人都知道了,就是一個行業。

28
、任何一個行業,一個市場,都是先來的有肉吃,後來的湯都沒 的喝。

29
、這個世界上,一流的人才,可以把三流項目做成二流或更好, 但是,三流人才,會把一流項目,做的還不如三流。

30
、趁著年輕,多出去走走看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 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 ----------
讚一下 分享愛 >>> 讚一下 財運到
------------------------------ ----------
31
、與人交往的時候,多聽少說。這就是,上帝為什麼給我們一個 嘴巴兩個耳朵的原因。

32
、記得,要做最後出牌的人,出讓別人覺得出其不意的牌,在他 們以為你要輸掉的時候,這樣,你才能贏得牌局。

33
、不要裝大,對於裝大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撿塊磚頭,悄悄 跟上去,一下子從背後放倒他。

34
、不要隨便說髒話,這會讓別人覺得你沒涵養,不大願意和你交 往。即使交往,也是敷衍。因為他內心認定你素質很差。

35
、想要抽煙的時候,先問下周圍的人可不可以,要學會尊重別人 。少在女生面前耍酷抽煙,你不知道,其實她們內心很反感。

36
、買衣服的時候,要自己去挑,不要讓家人給你買,雖然你第一 、第二次買的都不怎麼樣,可是,你會慢慢有眼光的。

37
、要想進步,就只有吸取教訓,成功的經驗都是歪曲的,成功了 ,想怎麼說都可以,失敗者沒有發言權,可是,你可以通過他的事例 反思,總結。教訓,不僅要從自己身上吸取,還要從別人身上吸取。

38
、學習,學習,再學習,有事沒事,去書店看看書,關於管理, 金融,行銷,人際交往,未來趨勢等這些,你能獲得很多。這個社會 競爭太激烈了,你不學習,就會被淘汰。中國2008底,有一百多 萬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競爭這麼激烈,所以,一定要認識一點,大學 畢業了,不是學習結束了,而是學習剛剛開始。還有,我個人推薦一 個很好的視頻節目,《誰來一起午餐》。

39
、如果你不是歌手,不是畫家,也不是玩行為藝術的,那麼,請 在平時注意你的衣著。現在這個社會,衣著能表現出你屬於哪一個群 體,哪一個圈子。

40
一個年輕人,如果三年的時間裡,沒有任何想法,他這一生,就基本 這個樣子,沒有多大改變了。

41
成功者就是膽識加魄力,曾經在火車上聽人談起過溫州人的成功,說 了這麼三個字,膽子大。這其實,就是膽識,而拿得起,放得下 ,就是魄力。

42
、無論你以後是不是從事銷售部門,都看一下關於行銷的書籍。 因為,生活中,你處處都是在向別人推銷展示你自己。

43
、平時的時候,多和你的朋友溝通交流一下,不要等到需要朋友 的時候,才想到要和他們聯繫,到了社會,你才會知道,能夠認識一 個真正的朋友,有多難?

44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將來的年收入如何。找你最經常來往的六個 朋友,把他們的年收入加起來,除以六,就差不多是你的了。這個例 子,可以充分的說明一點,物以類聚。

45
、給自己定一個五年的目標,然後,把它分解成一年一年,半年 半年的,三個月的,一個月的。這樣,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

46
、無論什麼時候,記住尊嚴這兩個字,做人是要有尊嚴,有原則 ,有底線的。否則,沒有人會尊重你。

47
、如果我只能送你一句忠告,那就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 餐,永遠不要走捷徑!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嘉寶


甚麼是 AQ ?

IQ
已經老掉了牙, EQ又要退流行了,
現在則是 AQ 當紅,但何謂AQ

大部分人是 沒宰羊 ,看本文可以 宰羊 了.

甚麼是 AQ ?

選擇今天我要找到美好的事,還是要專注於煩惱的事 ?
我們要選擇感恩、寬容,抑或是要讓抱怨、憤怒來折磨我 ? 我們甚至可以在今天選擇關心他人,對他人感興趣的機會,而不要讓冷漠習慣性的在心頭。

30
年前,我對當時的工作非常不滿,時常抱怨,也多次口頭叫嚷要辭職。

有一天一位其他部門的年長主管跟我說:
「 永遠不要因為這個工作不好而辭職,
一定要因為另一個工作更好而辭職。 」
這二句話對我很重要,影響也很大。

30
年後的今天,回想起來,他說的真的很有道理。
現在的公司制度不好,下一個工作機構的體制多半也有缺陷。
現在的公司不公平,誰能保證新的公司一切都很合理公道。現在的公司有派系,天知道多少公司有同樣的權力鬥爭問題。
跟現在的主管處不好,新工作的主管就一定處得好嗎?

AQ
(逆境商數 )
近來在企業管理領域出現了個新名詞 AQ Adversity Quotient )明確地描繪出一個人的挫折忍受力,或是面對逆境時的處理能力。

根據 AQ 專家保羅 . 史托茲 博士的研究,一個人 AQ 愈高,愈能以彈性面對逆境,積極樂關,接受困難的挑戰,發揮創意找出解決方案,因此能不屈不撓,愈挫愈勇,而終究表現卓越。

相反的,AQ 低的人,則會感到沮喪、迷失,處處抱怨,逃避挑戰,缺乏創意,而往往半途而廢、自暴自棄,終究一事無成。

AQ
不但與我們的工作表現息息相關,更是一個人是否快樂的重要關鍵。
尤其在大環境不景氣的當下,不論是在職或待業,突發狀況的發生機率都會提高,因此練就一身回應逆境的好本領,就愈顯重要了。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提昇自己的 AQ 呢?

1
、凡事不抱怨,只解決問題 :
碰到不如意的情況,AQ 低的人會怪東怪西,都是別人的錯,害自己不能如願,抱怨過後,心情往往更加沮喪,而問題依舊無解。

AQ
高的人通常沒時間抱怨,因為他們正忙著解決問題。所以請減少抱怨的時間,因為少一分時間抱怨,就多一分時間進步。

2
、先看優點,再看缺點 :
當挫折發生時,如果第一個念頭是:
「完了,這下沒救了。」那就很難逃脫悲觀的詛咒。
AQ
高手的做法是,遇到狀況,先問自己:「現在有什麼是可珍惜的?」
換句話說,在挫折中找優勢,並把它轉化成進步的助力。
例如,突然失業當然錯愕,但想一想,現在多了時間自己可支配,還有資遣費,於是再進修培養第二專長,似乎會是不錯的想法,也許就此開創出另一番格局。


畢竟,自怨自哀解決不了問題,懂得在逆境中找機會,才是高 AQ 的精彩表現。

3
、將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的「幸虧」 :
看待挫敗,AQ 高手清楚知道,一時的成敗並不能定一生。
就像李安,大學沒考上,卻因此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舞台,現在想想,還真「幸虧」當時沒考上大學,要不現在就不是這番光景了。
因此只要保持樂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AQ 高手就能將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的幸虧....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事與新聞/有用的藝術教育


 



【聯合報楊照】


2013.01.24 03:49 am


 


他交代人事主管,以後優先採用有音樂背景的人……


我有一個老同學,很早就進到大陸做生意,而且很早就意識到:台商在大陸的輸贏關鍵,在於如何讓人才「在地化」,運用及培養當地的員工。


然而,開始做這樣的努力,痛苦不堪。十幾年前,大陸社會的工作習慣與工作態度,和台灣實在有著太大的距離。他在上海招募了第一批在地中堅幹部,該說的都說了,該規定的都規定了,還是常常發生上班時間辦公室空蕩蕩,不知員工去向的情況。


有一次,下午三點多,一個員工大搖大擺走進辦公室,手上提著裝得滿滿的菜籃。他覺得是可忍孰不可忍,走到那個員工的桌邊,鐵青著臉問:「這個時候去買 菜?」那個員工抬起頭來,毫不以為意地回答:「是啊,我們上海男人疼老婆嘛!」我的老同學真是啼笑皆非,完全不知道該怎樣說下一句話。


上海在地員工中,只有一個符合他期待的工作紀律標準。能力如何是另一回事,這個員工至少守時,而且具備其他人沒有的時間感,了解事務的緩急輕重。他查了一下這個員工的背景,發現這個人竟然是學古典音樂出身的。


他靈機一動,在沒有任何佐證的情況下,推斷這個人的時間感與責任感,或許和所受的音樂教育有關。當下做了一個他後來形容為「事業成敗關鍵」的決定。他交代人事主管,以後優先採用有音樂背景的人,甚至可以主動吸收受過音樂訓練的人進來。


有將近十年的時間,他的工廠從上海到松江,再一路往鎮江、武漢、長沙、重慶等內陸城市擴張,都維持優先採用、積極吸納有音樂背景的人。靠著這種方法,他建立起當時大陸少見、讓同行羨慕的一支在地管理隊伍來。


這位老同學的經驗,說明了藝術教育的本質,是最嚴格又最有創造性的人才教育。接受藝術教育,不只是獲得了欣賞或創造藝術作品的能力,而是連帶地內化了一種 生命態度與生活習慣。音樂一定教會一個人尊重節奏節拍,也就必然潛移默化給他一種對於時間的敏感度與責任感。繪畫一定教會一個人辨識色彩與形象,並且賦予 他一種不以現實色彩、形象為滿足的態度,追求現實裡所沒有的創新色彩與形象。文學一定教會一個人不講陳腔濫調,努力探索更有效表達意念與感情的方式。


這些特性特質,多麼可貴!離開了藝術欣賞與藝術創作,這些特性特質都能夠在不同的工作與生活面向,發揮作用、產生價值。


換句話說,重視藝術教育,不是什麼打高空的理想,而是最實際、最有用的人才投資。然而,再實際、再功利不過的台灣社會,卻偏偏怎麼樣都看不出來藝術教育的現實價值,硬是剝奪了許多孩子創造自我人生價值的機會,讓他們一生與藝術無緣。


2013/01/24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故事與新聞/有用的藝術教育 | 聯副‧創作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5/7657056.shtml#ixzz2ItXVoIRA
Power By udn.com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晨讀30分 上班族人生變甜美


 摘錄自商業週刊





撰文者:松山真之助


 


看到文章標題後,可能有人會如此想:


「只是在早上閱讀三十分鐘,怎麼可能讓人生甜美?太誇張了吧!」
「早上總是匆匆忙忙的,哪有時間閱讀呢?」
「為什麼是『晨讀』?難道『夜讀』不行嗎?」
「早上閱讀,有什麼好處?」
「我才不喜歡為了閱讀而早起,我情願在床上多賴個三十分鐘。」


如果我正值二十好幾,我也會和那些人想得一樣。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晨讀」,竟能如此地改變我的人生!


尤其像我這種既非「早起型」,又不「愛書」的人……


以前的我,是個極為平凡的上班族。


每天好不容易擠上滿載著人群的電車,抵達公司之後,早就累得像完成了一項工作似地。接著,連稍微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主管就跑來確認工作的進度。然 後,等到電腦一開機,又得趕著處理不斷湧進的客訴郵件。原本預定中午前就能處理完畢的事情,往往到了午休時間,都還是零進度……


因此,我的工作狀況,與其說「過自己的人生」,倒不如說是「活在由別人掌控中,為了避免溺水而奮力掙扎」的情況。


有一天,我因為再也無法忍受尖峰時段人潮擁擠的電車,於是,決定試著搭最早班的電車上班。


原本單程要花上兩個小時的通勤時間。等到我在電車上坐定、讀完報紙之後,發現還剩下大把的時間。雖然我原本並不特別喜愛閱讀,但是,基於「消磨通勤時間」的心理,因此,我決定到公司的圖書館借書來看。


後來,基於「難得機會」的心情,到了公司後,就馬上把今早閱讀過的內容做成精簡的報告,再用郵件傳送給同事們。儘管是個隨手的動作,甚至有點多此一舉,但是不可思議地,卻讓我覺得很快樂。因為快樂,很自然地就想持續下去。


「晨讀的魅力」,改變了人生


「早起」、「閱讀」,然後再將書的內容「分享」給同事。每天持續進行之後,生活也開始起了變化。


就以提早進入公司這件事為例,同事們都認為「每天比任何人都早到,真是個了不起的傢伙」。因此,他們自然跟我變得比較親近了。


其次,自從進行晨讀之後,我就開始對「邏輯思考」系列的書籍感興趣。我不僅從中獲得與組織相關,以及假設思考等MBA式的知識,而且開始試著實際運用。


 


再者,只因為早起讀了一本書,也讓我有「或許比別人稍微領先了一步」的感覺,進而產生了從容的自信,並且能夠冷靜面對工作上的困難與突發狀況。


在晨讀之前,我從未預料到自己會產生這種改變,或者應該說「晨讀的魅力」,讓我真實感受到自己內在所發生的不可思議變化。


早起的優點一:公司的同仁會與你站在同一陣線


只不過早一點到公司,就受到讚揚


「早起」,能讓我們獲得什麼具體的益處呢?接著,就來說說這個好處吧。


我開始「搭乘首班電車上班」之後,大約過了兩週。不知從何時開始,我早起上班的事情,逐漸受到公司內部的好評。


「那傢伙,好像很早就到公司了。好厲害!」
「搭首班電車,到公司之前,就讀完一本書。真了不起!」
「聽說早上六點就到了。好厲害!」


前面提到,由於我不喜歡通勤時間的擁擠人群,加上在早晨電車中的閱讀很愉快,所以,我開始持續地早起。由於心情愉悅,就想持續下去,所以就這麼做了。只不過,很不可思議地,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讚揚我「好厲害」!


只不過早一點到公司,就獲得大家的好評。相信再沒有比這更令人開心的事了。


坦蕩蕩地「準時」下班


不久,發生了更不可思議的事。「由於早上很早就到公司,所以可以不用加班」的氣氛,開始在四周瀰漫。


當時,雖然沒有彈性出勤的制度,但是跑業務的我,總能比一般同事還要早,在下午四點就回到公司。當時,因為家中女兒還年幼,準時下班後,我還能幫忙照顧孩子。


儘管我的例子較為特殊,總之,如果做到早起上班,至少無須再花時間加班。加上在上班時間之前,就已經很有效率地開始工作,所以,能縮短之前所需的工作時間。


加班到很晚的人,隔天若是遲到,或許也比較能被通融。比起因早晨努力而準時下班,與前一天工作到很晚,以致隔天允許晚到。乍看相似的兩種情況,本質並不相同。


當夜幕低垂,仍在公司加班。試想,當你隔天晚到公司時,周遭的人又會如何談論?


「那傢伙,昨天加班很辛苦,所以晚一點到公司,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晚到的行為雖然被容忍,但態度終歸是一種「無奈」。不過,早起上班的話,同事的評價就大不相同。


那傢伙,一大早就到公司,好厲害。不用加班也無妨。」


早到,是因為你「厲害」,所以,「無妨」。夜晚加班,則由於「辛苦」,所以,「無奈」。「無妨」與「無奈」這兩種態度,可是大相逕庭的。


如果能夠早起上班,那麼,公司的同事也會主動與你站在同一陣線。


早起的優點二:能增加與重要的人共度的「美好時間」


 夜晚,多多與重要的人相處


當思考誰是自己「重要的人」時,第一個浮上腦海的,或許是「珍愛的人」。對我來說,「重要的人」是家人,尤其是孩子。


當我開始早起上班之際,女兒也恰巧在那時出生了。多虧了晚上能提早回家,我得以每天都與妻子及孩子一起用晚餐。用餐後,我替出生不久的女兒洗澡,再哄她睡覺。我善盡了身為父親的職責。


等孩子稍微長大之後,我開始在床邊說故事給她聽。和孩子手牽著手,說著「從前從前……」。故事說著說著,孩子也睏了,原本緊握著的手,因熟睡而漸漸鬆開。那真是無以言喻極為幸福的瞬間。不過,有時候,竟然是做父親的我先睡著了……


如果能夠早起,就能與孩子如此度過幸福的時光。反過來看,為了想擁有如此美好的時光,就會自然地想早起。


早起的優點三:面對突發問題,也能不動如山


 心情從容,益於工作


如此自誇,委實不好意思。但是,當我還是上班族時,曾聽過這種評語:「他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很高強!」


事實上,無論何種困難,我都能從容以對。我認為,主要是自己始終維持晨讀的習慣所致。


開始晨讀後不久,我剛好到航空公司的技術部門工作。一早抵達公司之後,首先,我得檢查傳真機與電報交換機(類似現在的電子郵件)傳來的訊息,偶爾會出現必須緊急處理故障問題的要求。


接到要求的當下,當然會驚慌,但也不至於讓我慌了手腳。因為,在其他同仁上班之前,我已經有足夠的時間,能從容不迫地處理突發問題。


而且,在晨讀開始不久後,由於我重點式地讀了與「邏輯思考」相關的書籍,所以,不知不覺中,培養了理論式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每天早上六點到達公司,因此到開始上班的九點為止,擁有三個小時的充裕時間。在開始上班之前,已仔細且徹底地查閱手冊,也擬妥呈給主管看的報告紀錄。然後,才是開始上班的時間。接著,主管進來了。


我報告說:「課長,福岡傳來一份故障報告。」


課長回問:「什麼?嚴重嗎?」
我回答:「我認為,不至於造成嚴重的後果。我已經依據製造廠的資料,將我們目前可以實行的策略,彙整成報告。請您過目。」


我迅速地將資料提交給上司。是不是很帥呀!但如果是匆匆忙忙進入公司的話,事情會變得如何呢?


我想屆時必定會被主管大聲訓斥,然後疲於奔命地處理相關的故障問題。由於過於慌張,稍一不謹慎,問題可能會更為擴大。


當然,主管進公司之前,故障的問題也可能無法妥善地處理完畢。但可以確定的是,處理問題的時間必定能夠縮短。


晨讀,帶來機會


晨讀不僅能避開問題,而且更能帶來機會。


我因為採取了一連串行動,來處理問題,因此頗獲得上司的好評。於是,上司任命我共同參與一份當時高過我本身職稱的重大計畫。數年後,我因為曾擔任過該項計畫的領導人,而被視為「公司裡不可或缺的人才」。


所以,最能感受到「晨讀,可以讓人生更甜美」的,或許正是我自己。


早起的優點四:增加小確悅的邂逅


因早晨而產生的連帶感


開始早起上班後,我的生活中,開始增加了一些「小確悅」的邂逅。


最初的邂逅,是送報的阿姨。


在我如常早班通勤的時段裡,阿姨也開始抱著一堆報紙努力發送。在前方約一百公尺處送報的阿姨,走著走著漸漸與我接近。當與阿姨擦肩而過之際,我微笑著,很有精神地向她道:「早安!」


若是換了正開始駢肩雜遝的通勤混亂時段,對著不認識的人打聲招呼,我想結果可能不太妙吧。但因為是人影稀疏的清晨,彼此反而能以極為自然輕鬆的形式交談。


一聲「早安」,雖然僅止是如此的少少交流,卻能讓人產生無法言喻的「小確悅」心情。不知不覺地,我察覺到自己面帶微笑,不認識的人看了,可能會覺得我頗為怪異。因為這「小確悅」,所以,我的「早安」宣言逐漸擴展開來


無論面對站務員或商店的阿姨,我都會對遇到的人說聲:「早安!」。進了公司以後,也一樣持續地發生「小確悅」的邂逅。


首先,是公司的警衛。要是我在上班快遲到時才趕到,根本就不可能與警衛交談。但是,若在清晨人煙稀少的時段,就能自然地互打招呼。於是,我的心情也起了變化。


對我而言,過往一直稱為「警衛先生」的那個人,已成為「我認識的山田先生」了。我們倆都超越了公司「警衛」、「員工」的身份,我以對等的立場看待山田先生;而山田先生看我,也從「一名員工」轉換成了「松山先生」。


儘管變化不大,但是,我卻扎實地感受到早起帶來的「小確悅」。


強化公司內部的溝通


另外,與同事間也會有「小確悅」的邂逅。


公司裡也有與我一樣,很早到達辦公室的人。雖然因為分屬於不同部門,所以不知道對方的姓名,但彼此都知道我們是最早到的一群。在意識到彼此的同時,也不清楚是由誰開始,我們就很自然地交談起來了。


「您還是這麼早呀!您住哪裡?」


同樣屬於「早起組」的夥伴,要成為好友是無須花費太多時間的。透過早起,我結識了許多公司其他部門的人;換作平常,是絕不可能認識的。


毫無阻礙地認識不同部門的人,在工作上也有很大的助益。當自己的想法遇到瓶頸之際,反而能輕鬆地與不同部門的人商量,得到強而有力的支持。


早晨互道:「早安!」簡直是魔法般的語彙。僅只是一句話,卻能跨越各自原本迥異的立場;瞬間消除了彼此的立場及障礙,取而代之的是親近的個體關係。


話題回到前述那位送報的阿姨。


有一次,送報阿姨緊追在我後面。我心想,怎麼啦?一回頭,阿姨竟然遞了份報紙給我,還使了個眼色說道:「今天的《日經新聞》還有剩,嗯,送你。要保密喔!」


阿姨知道我家訂的是《讀賣新聞》,所以給了我一份小小的免費禮物。親手遞交的報紙,傳來阿姨溫暖的心意。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Phone 5預訂 爆34萬筆天量

作者: 鐘惠玲╱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12月6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鐘惠玲╱台北報導】


蘋果iPhone 5即將於十四日登台開賣,開放預訂已搶翻天,中華電信、遠傳與台灣大二天內已接到超過三十四萬筆訂單,以中華電昨日預訂首日接到破紀錄的二十五萬筆最驚人。


中華電從昨早十時起開放在網站上預訂iPhone 5,人潮之多,讓網站一度塞爆。即使順利填寫完預訂資料,後續還要回覆認證簡訊才算完成整個程序,因此有民眾抱怨,中華電信預訂登記網頁限時三分鐘之內完成,否則得重新填寫,造成使用者有些緊張與不便。


中華電信昨天首日接到超過二十五萬筆預訂單,超越iPhone 4與iPhone 4S的紀錄。雖然到八日之前,還有三天預訂期,但後續預訂人潮可能明顯減少,整體預訂單應在三十萬筆以下。但即使扣掉重覆在各業者預訂的人數,推估中華電這兩個月起碼有二十萬筆訂單得出貨,以一個月消化約十五萬筆來算,有些民眾恐怕得等到明年一月中後才能取貨。


遠傳從周二中午開始接受預訂,累積兩天共收到約六萬筆iPhone 5預訂單。台灣大也從周二上午十一點起開放預訂,累積約有三萬筆訂單;七日起接受民眾預購,必須先繳三千元。


據了解,雖然電信業者還未公布iPhone 5綁約方案,但至少確定已與蘋果談妥,與iPhone 4S綁約方案相差不遠,有些綁約購機價完全不變,有些則降低一、二百元,可能十三日正式公布。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戴勝益害我哭不停



這個人生前捐八成財產,比那所謂死後要捐多
少錢的大老板讓我感動多了。我承認自己很愛哭,但從 來沒有在採訪時哭得那麼誇張,幾乎是淚流不止,當我聽完戴勝益照顧員工一輩子的故事。在還沒有捐出一萬張股票,成立同仁安家基金之前,戴勝益就開始照顧傷 殘員工,一位是跟著王品一起打拚的主廚,一位是年僅29歲表現優異的組長,戴勝益用白紙黑字寫下「終生俸養」的誓言,讓員工與其家庭有所依靠。這個年頭, 別說是老闆對員工,就算是子女對父母也都無情無義,王品集團擁有的最大資產不是錢,而是心。

   
戴勝益,這個普通人

     
與戴勝益相約在飯店 咖啡廳裡,比我早到一步的記者說找不到人,「不就在哪裡嘛!」我指指角落邊那個穿著T恤、 提著背包的普通人。

     
這個普通人創業19年,擁有10個餐飲品牌縱 橫兩岸,今年營業額將突破100億元,是台灣最大餐飲集團的首領;這個普通人
曾發下狂語,2020年要開1000
店,2030年要開10000家店,而且目標正在接近中;這個普通人一邊攀爬奇萊山實踐登百嶽的願望,一邊打電話給老婆小孩,一咬牙捐出了30幾億元,一瞬間個人資產少了八成。

     
這個普通人率領8千多名員工,其中20餘人的 年薪超過千萬元,超過200人是千萬富翁,甚至連工讀生也有年終獎金可拿;這
個普通人發誓把一起奮鬥的員工當做兄弟姊妹看待,十幾年前開始默默供養生病而無法工作的員工。



     
不願住帝寶,怕碰到小S與 郭台銘?

     
「我也是人啊,心哪 有不痛的,所以要當機立斷。」憶起前年從奇萊山上打給老婆的那通電話,兩人商量不到一分鐘,決定捐出一萬張股票,超過台幣30億元,成立兩個基金,一是救助貧困學童,另一是照顧受傷員工,然而在資產消失八成
的瞬間,戴勝益承認還是有點兒不捨。

     
戴勝益的哥哥戴勝通 偷偷告訴我,小時候家境不太好,戴勝益讀小學時,父母差一點兒付不出學費,

     
「戴勝益心裡一直記 著這件事,所以成立的基金光靠利息收入,一年至少可以幫助一萬個小學生。」

     
至於另一個基金專門 針對受傷員工,前半年領六萬元,之後每月三萬元,同樣由基金衍生的利息所支付。

     
與老婆蝸居在台中的 學生宿舍裡,也曾動過住豪宅的念頭,「念頭一起,就要把它捏死,因為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價值觀的問題,住帝寶就不能穿拖鞋拿報紙,因為會碰到小S;住帝寶不能開福特,因為會碰到郭台銘。」近幾年來,王品集團
舉行的記者會大多與美食無關,哪怕是我曾收到筷子、托盤、瓷盤、烤肉架、乾辣椒、玫瑰花、彈簧板等充滿創意的記者會邀請函,但打開一看,絕大部份不是為了新店開張或新菜介紹,而是一場比賽或是一場活動,根本只是做秀、做新聞,戴勝益也承認:「王品是服務占七成,美
食占三成。」



   
  王品集團今年營收挑戰100億 元

     
王品集團以服務樹立 口碑,戴勝益盯得最緊的是意見調查表與電話客訴,三月分0800專線有267通電話,調查表有75萬張,滿意度達97%,但很少有人知道,王品曾經開過川菜館,當月的滿意度只有80出頭,嚇壞了戴勝益。

     
「我認清了王品的核 心優勢是西餐與服務,哪怕是一個甜甜圈都能做百億元,分眾市場切出來,我有開不完店,何必碰中餐呢?」採訪當天,問他王品集團的總店數,他笑著說,天天都有變動耶!



     
台灣已開135家,今年將開30家,大 陸已開38家,今年再開15家, 去年營業額70.3億元,預估今年98.2
元,甚至可突破100億元,年底還有新品牌問市。

     
戴勝益投入餐飲業快20年,至今仍堅持「五不原則」:不碰政治、不官商勾結、不做股票、不做業外投資、不借錢,哪怕是王品在4
底已經上市上櫃,戴勝益還是說:我不缺錢,我只缺人。

     
「第一、我不靠 上市來發財,第二、我只留下很少的股票,第三、我要看股權表,看是誰賣了公司的股票。」去年在法說會上,戴勝益登高叫大家別買王品的股票,因為王品上市不是要錢,而是為了拓展海外市場,尋找同樣優質的企業做夥伴。



     
   陶板屋、品田牧場成功登陸泰國

     
經過授權,陶板屋的 招牌賣到泰國,也開了分店,緊接著外銷的第二個品牌是品田牧場,如此大膽布局是為了實踐戴勝益在2000年所發下的狂語:20
後,王品要做兩岸第一,開店1000家;30年後王品要做世界第一,開店10000家。

     
這並非癡人說夢,賣 法式素食的舒果僅僅花了3個月就開店,餐廳天天爆滿,預計年底要開4家以上,石二鍋只開了8
店,預估全台可開200家,年底還有平價的新品牌要登場,戴勝益推動的三倍計劃,

     
盤算5年內可暴增三倍店數的如意算盤。「妳沒看過有人盛裝打扮只為了到西堤吃牛排。」戴勝
益目前在二級城市推動二代店計劃:只花1/2開辦費,承租2/3店鋪,做2/3客席,營業額為一代店2/3,這招讓西堤、品田牧場、聚等品牌成功擴散到頭份、嘉義、
屏東、豐原等地方,所以萬店理想絕不是夢。



   
  興學大夢,化成一顆顆小泡末

幾年前戴勝益還發了一個興學的大夢,許多
餐飲相關科系老師殷切期待著王品大學招生,事實上戴勝益發現教學與管理之間有很大的衝突,王品大學早已濃縮成「王品學程」。「去年在實踐大學開辦41
程,僅僅12個學分卻動用17位 主管輪流開講,還附帶實習課程,現在台大、政大也要求舉辦類似課程。」戴董說,在台灣開50家店,就需要2500
新手,原本以為開辦大學就可培養自家人才,結果發現王品根本沒有能力組織管理一個大學。

     
「王品遍地 開花,人力必須源源不絕,王品學程給大四生機會,形成種子計劃,等同開辦王品先修班。」台大中文系畢業的戴勝益,19年前投入三桶水的油湯事業,當時曾遭到不少異樣眼光,如今再回首,時空背
景大不同,台大學生做餐飲是ok的,還是優質的生力軍。

     
「王品集團25位總字輩,我的學歷最低。」戴勝益說,徵才不看學歷,但進門後要自我提
升,4月分最新統計,王品集團員工有67%為大學以上學歷,只有1%為 高中職以下。



     
「王品,是 氣質的餐飲,員工要有文化;王品是讓員工引以為傲的品牌,員工要抬頭挺胸走出去,讓所有餐飲人都不再畏畏縮縮。」

     
堂堂大男人,很會替女性員工設想
     
戴勝益的條文管 理出了名,28條龜毛家族洋洋灑灑也清清楚楚,4月底他爬喜瑪拉雅山,整整15
只接到一通簡訊,告知3月分營業額成長37%,並順便祝他攻頂成功。「15
沒有主管找我,因為我授權很徹底,條文管理很清楚,沒有模糊的空間。」每周開一次的王品中常會,曾為了使用「得」或「的」討論了一個鐘頭,由於是不計名投票表決,就算是老闆親自提案,也不見得過得了關。

     
去年戴勝益想修 正女性員工請生理假,不必再附上醫生證明的規定,沒想到連女性主管都不支持,因為很擔心員工從此多了請假的藉口。「我是董事長,每一百條條文可強制執行五 條,第二次討論我搬出特權才成功。」預期中暴增的請假人數並沒有出現,戴董說,這是善的循環,「人因為
被信任而誠實,因為被懷疑而狡滑。」

     
腦袋胡思亂想,是董事長的工作

就像給工讀生發放年終獎金一樣,也是戴勝
益突發奇想的點子,過年了,員工領年終好興奮,沒錢領的工讀生很落寞,看到這種情況,我想從利潤中提撥百分之一,每位工讀生平均可領45000元,
雖然錢不多,卻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

     
這就是戴勝 益,自嘲把所有工作都交給別人做,所以一天工作七小時都沒事做,因為時間很多,所以很會想,他甚至替自己的懶惰想出了一個方程式:「董事長想九成做一成,總經理想八成做兩成,區經理想七成做三成,店長想五成做五成,至於工讀生不必想,只要做就可以
了。」他得意的孕婦特別條款也是這樣想出來的,開大會時,懷孕或是覺得已經懷孕的員工,都可以選擇坐在最接近出入口的那排座椅上,高興聽就聽,不高興聽就轉身出門,老闆也管不著。

     
一台福特開了七年,還想再開

七 年其實說戴勝益不缺錢,也不借錢並非百分之百真確,去年此時他為了繳交4700
萬元的稅金,而借了3000多萬元,今年稅繳超過5000萬元,勢必還是得籌錢才能過關。說到他的那台福特Escape也算見證奇蹟,開了7
不但不換車,日前還花了2萬多元做全車烤漆,準備再開7年。1993年成立
王品,戴勝益永遠記得開店的第一個月只做了8萬元,最慘的時候負債16000多元,每月光是利息就要上百萬元,「沒有人想到做餐飲的能破10億,10年的倍數翻漲,眼看要破百億,但我還是我,『捨了錢財,得了快樂』的戴勝益。」



   
祈禱不能改變老天,只能改變自己

         1.
「很多問題」,其實都「沒有問題」
     
有謙和、愉快、誠懇的態度,而同時又加上包容精神的人, 是非常幸運的。
     
──古羅馬政治 家塞涅卡

     
某天,市長開著 名貴的轎車,載著妻子外出。兩人轉入一間加油站,加油員馬上迎上前來招呼。巧合的是,妻子竟然認識那名加油員,兩人趁著加油的時間寒暄了幾句,但聊天的氣氛,卻明顯瀰漫著尷尬。


     
離開加油站,市 長好奇地問妻子究竟是怎麼回事?妻子回答:「那名加油員,其實是我以前的男朋友。」市長從鼻子裡「哼」了一聲:「還好妳是嫁給我,否則妳現在就只是加油員的老婆了。」「才怪!」妻子馬上說:「如果我嫁給他,他現
在就是市長了!」

     
這則故事聽起來 讓人莞爾,卻傳達出一個必然的道理
──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來看,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論;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來聽,就會聽到不一樣的重點。而人與人之間的許多爭執,不就起因於「你不同意我,我也不同意你」嗎?有一對夫妻平常感情融洽,但有
一天,丈夫突然跟妻子抱怨:「我自己下班已經很累了,可是還要幫妳做家事。」妻子一聽火冒三丈,認為丈夫幫一點小忙,天經地義,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兩人因此大吵一架,冷戰好幾天。


     
後來,妻子 跟母親訴苦,母親笑了:「與其怪老公不體貼,不如怪妳自己沒聽出他的『弦外之音』。」「什麼弦外之音?」「他平時下班回家累歸累,不也都幫妳洗衣服、倒垃圾嗎?他其實不是真的要抱怨,只是希望聽到幾聲讚美罷了!」


     
妻子聽了半 信半疑,回家收起平時「碎碎唸」的習慣,在丈夫做家事的時候,趁機讚美了幾句,果然老公心情大好,從此之後再也不抱怨了。遇到紛爭時,試著換個角度,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設想,其實你我都能成為一個懂得「讀心術」的人
──能解讀出對方心裡所想,卻說不
出口的話。多了這份體貼之後,往往會驚訝地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其實都「沒有問題」了!

     
心靈小語
   
相同的一件 事情,一百個人來看,就會產生一百種不同的想法,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意見不一致再正常也不過。當爭執發生時,如果能試著站在對方的觀點來想,我們就會發現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就煙消雲散了!




     2.
只有你可以改變世界
     
吝惜付出一己之力的人,宛如不會溶化的肥皂,沒有任何用處。
美國企業家華納梅格
為了能更清楚全世界兒童的想法,某個跨國的慈善組織,發出問卷給世界各地的小朋友。
     
問卷的題目 只有一個:對於其他國家的糧食短缺,你有什麼想法?問卷回收後,負責統計的承辦人卻搖搖頭,告訴主管說:「這份問卷沒有用。因為小朋友們都看不懂題目。」
     
「怎麼會 呢?」主管很驚訝:「題目明明已經翻譯成各國語言了,應該不會有閱讀上的問題啊!」
     
「喔,問題 不在語言。」承辦人說:「最大的問題在於:非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是『糧食』;歐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是『短缺』;亞洲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是『想法』;美國的小朋友不知道什麼是『其他國家』!」

     
這是一則網 路上流傳的笑話,但我覺得相當發人深省。我們常把「全球化」掛在嘴邊,可是實際上,我們不但愈來越不全球化,反而愈來越自私自利。


     
我有一個朋 友非常節儉,甚至節儉到讓人覺得他太吝嗇了
──他的手機是好幾年以前的舊款,按鍵上的數字都磨到看不清楚了,他卻仍然在使用;他的衣服穿來穿去,永遠都是那幾件,領口都磨破了,他還捨不得換。還有還有,他隨身都帶著一瓶開水,絕不買飲料、礦泉
水。



     
天啊,這個 年頭,竟然還有人在帶水壺?
     
有一次在聚 會上,有人調侃他:「又不是沒賺錢,何必對自己這麼小氣?」


     
只見他正經 八百地說:「我不換手機,是因為製造一支手機,要消耗很多珍貴的資源,而且手機的內部結構太複雜,貴金屬幾乎無法回收;我不買衣服,是因為很多衣服都是在廉價工廠製造的,被壓榨的勞工必須日以繼夜地工作,才能得到微薄的薪資;我不喝飲料、礦泉水,
是因為飲料瓶即使回收,也難免會造成汙染。」
     
當下我忍不 住「哇」了一聲,感到吃驚又敬佩,沒想到他的「小氣」,背後居然有這麼深層的意義啊!


     
不料,在場 的眾人,卻異口同聲地哈哈大笑起來,還有人拍拍他的肩膀,說:「你想太多了啦!」


     
這怎麼會是 「想太多」呢?我們居住的世界還有太多太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像是環境的破壞、氣候的異常,還有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的飢荒與貧窮……所有問題之所以發生,而且還越演越烈,不就是因為我們想得「不夠多」嗎?
     
永遠不要覺 得自己無能為力。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很小,但愈來越多「個人」的參與,就會凝結成一股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心靈小語
     
一個人的能 力或許微不足道, 但無數的「一個人」, 卻能凝結成一股扭轉現實的力量!
     
永遠不要只是期待奇蹟的發生,除非我們願意盡一己之力,親身參與其中!



     3..
成功,往往是被「逼出來」的 .

能 讓我們成功的往往不是朋友,而是我們的敵人。
     
──法國諺 語

     
有個黑人男 子生活相當困頓,彈得一首好琴的他,於是到一間酒吧,替歌手伴奏餬口。
     
有一天凌 晨,酒吧就要打烊了,演唱的歌手也回家了。突然,有一個酒醉的客人,嚷著要聽歌。


     
雖然酒吧經 理解釋歌手已經離開了,但這個客人卻不肯罷休,滿嘴胡言亂語,最後居然指著伴奏的男子說:「叫他唱首歌給我聽,不就得了?」


     
男子慌了, 緊張地說:「可是我真的不會唱歌啊!」


     
那個客人開 始大發脾氣,而酒吧經理也不想惹事,便順水推舟地對男子說:「客人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如果你還想保住工作,你就給我唱!」情急之下,那名青年腦海中只浮現了一曲《蒙娜麗莎》,便硬著頭皮唱了起來。


     
不料,原本 吵吵鬧鬧的眾人,剎那間都安靜了下來,因為青年的歌聲,竟如同天籟一般美妙!
     
這名男子, 後來灌錄了好幾張膾炙人口的爵士專輯,深厚又富磁性的嗓音,讓他廣受各方喜愛,名利雙收;即使他已經過世了四十多年,他的音樂卻仍歷久不衰,唱片不斷再版,銷售超過五千萬張!直到近代,他的歌聲依然被許多國際知名的大導演,像是阿莫多瓦、王家衛收
錄到電影中……
     
這是一則真 實故事,故事中的黑人男子,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爵士樂手
──納京高(Nat King Cole)。

     
大學剛畢業 的時候,我進入一家雜誌社工作,負責撰寫與自然科學、保育相關的主題。儘管薪水很少,但我並不以為意,因為我一向對相關議題很感興趣,而且認為這份工作可以傳達環保觀念,再有意義也不過了!


     
但是,滿懷 熱血的我,卻被老闆淋了一桶冷水……喔,應該說是冰水,裡面還夾雜了好幾顆把我砸得頭破血流的大冰磚!


     
雜誌社營運 不善,發不出薪水,讓我餐餐只能吃泡麵果腹,連房租也繳不出來。有一天,老闆把我們叫到辦公室,鼓舞了我們一番,希望我們共體時艱,並保證只要撐過這一陣子,公司就會漸入佳境,到時候一定會好好彌補我們。


     
剛出社會的 我很單純,覺得老闆真的很可憐,於是我決定堅守崗位,繼續撐下去……可是,過了幾個星期,我卻赫然發現那個發不出薪水的老闆,居然換了新車,而且還是昂貴的百萬名車!


     
就在我快要 被房東掃地出門之際,我「悲憤」地離職了。我覺得自己損失的不只是幾個月沒拿到的薪水,連我的熱情、理想、抱負……也全部都像被老闆丟到了馬桶裡,然後毫不留情按下沖水鍵,「嘩啦啦」地被沖掉了。
     
那時候,我 真是恨死他了。可是,現在回想起來,我感謝他。


     
離職前,我 很擔心我的專長太冷門,會找不到工作。不料就業市場上擅寫環保主題的編輯並不多,所以我不但很快找到了新工作,而且同時還有三家雜誌社邀請我去上班;新工作除了寫科普文章,我同時也要採訪很多社會名人,因此聽了很多成功人士的奮鬥故事;愈來愈多的
故事,累積了愈來愈多的感動,讓我興起寫勵志書的念頭……不知不覺中,等我回過神來,我居然已經成為了別人口中的「作家」呢!


     
命運,是一 齣精心安排的劇本。隨著劇情發展,我們才會發覺那些讓我們受苦,折磨我們的「爛人」,其實是生命中的「貴人」;那些讓我們摔得鼻青?



但只給站對位置迎接它們的人



曇花一現..過程從燦爛到凋?只有三小時,
人生過程的每一分鐘也是閃過於瞬間,
沒把握住即失去,不能重來.
請好好珍惜你能有所作為的每一分鐘.

早知無計留春駐,笑拈殘紅葬落花。

人生如此無奈,何不幽他一默!。

如果我們總是花時間在抱怨、比較和等待,那 麼幸運之神通常不會這麼快眷顧我們!甚至於一輩子都等不到!

讓我們一起把挫折、沮喪、懊惱通通丟掉,告訴自己就是現在,行動就會帶來改變和幸運!



共勉一句話:把握當下,莫等待!!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年10大最佳職業 Top 10 Jobs in 2020
世界公民College



202010大最佳職業 Top 10 Jobs in 2020




閱讀暖身


全球經濟不景氣,失業率也持續攀升,如何規畫未來職涯是每個上班族的課題,當然要精準測知未來職場變化並非易事。以下是國外網站精選2020年十大職業,希望能幫助大學生、社會新鮮人及想擴充職能的上班族找到自己志趣。


進入本文前,請先思考以下單字:
(A)
終身學習者
(B)
起伏不定
(C)
巨量資料


 The most successful people tend to be (A)lifelong learners who develop new skills long after they graduate from college or complete a training program. In fact, building multiple skill sets can be a terrific way to differentiate yourself in a cluttered job market. The most lasting skills are often those that can be transferred from one field to another, as the world economy (B)ebbs and flows. But you have to anchor your career somewhere, so here are 10 fields that are likely to flourish in 2020.


那些最成功人士都是終生學習者,從大學畢業或是完成職訓之後,仍積極開發新職場技能。事實上在全球經濟起伏不定的當下,擁有多樣化技能讓你在紛亂的就業市場上建立價值。只是首先你必須先確定自己的工作志向,接著在參考202010大前景看好的職業。


1. Data crunching.
The era of (C)big data is just getting started, with many firms eager to tap vast new databases to gather more info.
1.
資料分析:
巨量資料的時代正要起步,許多機構都希望盡可能擴大自己的資料庫,以收集分析更多訊息。


2. Counseling and therapy.
There's now widespread recognition that mental health is as important as physical health, which is likely to increase demand for professionals in this field.
2.
輔導與治療:
現在普遍認知精神與身體健康一樣重要,也因此相關領域專業人士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3. Scientific research.
New technology will continue to generate breakthroughs in medicine, manufacturing, transportation, and many other fields.
3.
科學研究:
醫藥、製造業及運輸等其他領域的科技發展還會持續出現突破。


 4. Computer engineering.
A lot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done overseas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need for high-level computer experts able to tie systems together is still strong.
4.
資訊工程:
今日許多軟體研發工作都是跨國進行,不過負責整合的高階工程師需求仍相當強勁。


5. Veterinarians.
Pets are more popular than ever, and they should get medical care that's practically fit for a human.
5.
獸醫:
飼養寵物相當普遍,也因此需要更多等同人類的醫療水準。


6. Environmental and conservation science.
Making better use of the planet's resources will be essential as population growth strains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6.
環保科學:
人口成長爆炸的時空底下,妥善運用地球有限資源也變得更為重要。


7. Healthcare fields.
Population aging, a demographic revolution affecting the entire world, will require more caregivers in many specialties.
7.
醫療照護:
老化正影響全球人口,同時也需要更多專門看護。


8. Management.
Effective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will require basic business knowledge plus the ability to oversee operations in many locations and countries, and some technical (1)know-how.
8.
管理:
未來有效管理除了具備基礎商務知識之外,也需要監控海外組織以及某些專業技術的能力。


9. Finance.
The movement and management of money is technically complex, and (2)integral to most companies. Plus, nontraditional investing firms such as hedge funds and private-equity firms are likely to grow as the traditional banking sector complies with new regulations and (3)reins in risk-taking. That means there will be more need for finance experts.
9.
金融業:
掌握及管理資金動向是極為複雜,卻又是許多公司不可或缺的工作。此外由於傳統金融業必須恪守新規範以及風險控管,非典型投資機構如避險基金或是私募股權基金也會因此增加,同時金融業將需要更多金融人才。


10.Entrepreneurship.
The need for innovators running their own businesses could be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in 2020. New startups will no doubt keep changing the way consumers work and live.
10.
創業:
創新人才的創業在2020年後會更為重要,而這些新創公司都是持續改變消費者生活的重要推手。


(請點選右上角Aa圖示看口語字彙)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家寶


好道德就是好生意。
出自:史都華(David L. Steward)~全球科技公司創辦人


 


 


 


 



 


  內容索引


 


 



[專家專欄]周末文選:記住兩個明顯角色,不斷練習天賦能力 (馬克斯.巴金漢(Marcus Buckingham))


 


 


  活動訊息


 


 


更多訊息請至網站首頁


 


 



專家專欄



TOP


 


 


周末文選:記住兩個明顯角色,不斷練習天賦能力
馬克斯.巴金漢(Marcus Buckingham)/馬克斯.巴金漢公司(The Marcus Buckingham)創辦人


 邁克大學畢業後擔任軟體工程師,專門寫程式。因為 他很會寫程式,工作認真又可靠,後來升任團隊領導者,表現優異。他很擅長解說,有時新人有不懂的地方,有些團隊成員會很不耐煩指導新人,但邁克不會。不知 為何,對方愈不懂,他就愈有耐心。他會配合對方放慢速度,一步步帶著他們理解。(套用「職場天賦能力測驗」的角色,他最明顯的兩個人物是「老師」和「正義 使者」。)

 他的團隊很愛他,因此他又升任專案經理。現在他負責替公司執行一個完整的計劃,這項職位需要的技能和之前的工作很不一樣,主要有兩個 最重要的層面:一,需要配合專案的執行,來設計、測試、修正軟體(這項需要「先驅」的天賦能力)。第二,則是要親切、有技巧地應付客戶(而這項需要「照護 者」的天賦能力)。

 這兩項主要工作需要的技能,讓邁克做得很吃力。有時軟體出現不該有的狀況,剛好又在客戶面前發生,他就必須在會議 上安撫客戶,以免客戶恐慌,但下次又要開一次會來說明修正後的情況,他很厭惡重複這種循環。每次軟體出問題,他就得設法解釋、安撫客戶,問題是這是他最主 要的工作之一。

 也許你聽了這樣的工作內容,並不覺得很糟糕,甚至對這樣的工作很願意接受,但邁克不行。他聰明、可靠、工作認真,也絕對「有辦法」應 付這些狀況,但這讓他筋疲力盡,愈來愈疲倦,速度也愈來愈慢,直到有天整個停滯。他說:「有天早上,我就是沒辦法插鑰匙開車出門。」而那是十五年前的事 了,從那之後,他就沒有再工作過。

 有人說,工作倦怠就跟破產一樣,都是先逐步累積,然後突然爆發。邁克的例子正是如此,他擔任專案經 理時,每天都被要求展現他並不具備的天賦能力,扮成另一個完全不是自己的人,結果他變得愈來愈虛弱,有天突然崩潰。這件事的影響如此巨大,已經十五年了, 他到現在仍是如此。他也曾努力克服過──如果我的人生被這樣淘空,我可能不會像他那麼努力──可惜,他的努力沒有絲毫成果。

 前陣子我們聊天時,他提起一切突然停止的那天,他已經很久沒提起這件事了。他說:「我就是沒有那個能力,馬克斯。沒有完成那份工作的能力。我自己知道,我主管知道,大家都知道。」我安靜問他:「那你比較擅長哪些事?你以前還很喜歡上班時,最期待哪些活動?」

 一開始,他什麼都沒說,呆坐在沙發上,抬頭瞪著天花板。我以為他不想回答,或是不想理我。後來,他看著我,微笑地說:「寫使用指南。 我很會寫使用指南。我喜歡假裝自己是初次使用者,不知道該怎麼辦,要按哪個鍵,要照什麼步驟去做。我很喜歡做這件事,我喜歡寫對別人有幫助的使用指南。」

 很奇怪,他的話非常精準,但他的口氣聽起來彷彿是第一次意識到這件事。十五年前他並不知道,或者知道得不夠明確,所以當他開始遇到問 題,當「大家都知道」他缺乏新職位必要的技能時,由於他對自己的天賦能力沒有自覺,所以逐漸相信周遭人的看法。他以為自己不具備該職位必要的工作技能,於 是自信心開始逐步消失,最後某天突然瓦解,終於無法拿鑰匙開車去上班。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邁克的情況也會發生在你身上,我要強調的重點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必然會面臨到一些阻礙。現在就要負責記住自己 的核心優勢,出問題時緊緊抓住你的天賦能力不放。當接下不該接的工作、主管不了解你,或被公司裁員時,或者是當你開始懷疑自己有沒有什麼價值時,了解自己 的天賦能力,能幫你就定位,找到應該前進的方向。(本文摘選自
《在每個位子上發光:巧用你的工作天賦》,天下雜誌201267日出版)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Smart智富
  2. 財富管理
  3. 理財高手
  4. 一心追求財務自由 她靠精省理財熬出頭

單身上班族》薪水7年沒漲,照樣存錢+投資

一心追求財務自由 她靠精省理財熬出頭



本期封面故事的主角萱萱(化名),今年30歲,是位補習班老師,會認識萱萱,緣起於她參加了《Smart智富》月刊的徵文活動。她在徵文裡的一段話,引起了我的興趣:「現在擁有兩桶金的我,心裡愈來愈踏實……相信也能夠在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的年代裡,累積一筆可觀的退休金。」看起來是個很有想法、也很會理財的女生。


不過文章繼續往下看,發現她住在花蓮,不是物價昂貴的台北。此時,編輯部「異議」聲浪四起:「花蓮物價低,存兩桶金很容易吧!」「她有提到媽媽去世留給她一筆錢,搞不好就是這兩桶金。」


為了一探究竟,我展開長達一個月對萱萱的採訪,愈訪愈佩服這個30歲的小資女,發現她月薪22,卻能在7年內靠自己累積200萬元資產;年紀輕輕,卻已及早想好未來退休金的規畫;每月儲蓄率逾7成,卻一樣能開心生活,不需要苦省。


萱萱年紀不大,理財觀念卻很早熟,關鍵不在於她有個富爸爸,相反的,她有個窮爸爸。萱萱的父母離異,父親曾經是銀行經理,收入令人稱羨,卻沒有存錢、沒有積蓄,緊接著又碰上中年失業,讓萱萱曾經連學費都繳不出。父親的作為,看在萱萱眼裡,成為最深刻的警惕。


正因此,萱萱不會嗜財如命,卻懂得珍愛錢,當用則用、該省則省,認真工作賺錢存錢,再靠投資讓錢滾動生財。同時,她還把心力投入在小朋友的品格與金錢觀念教育上,除了在課堂上教育學生,更經常投書媒體,希望能影響更多家長與小朋友。


說實話,聽萱萱講述她的人生經歷與理財想法,令我相當汗顏,我的薪水所得、家庭背景都好過萱萱,如今仍時常為錢困窘,萱萱珍惜錢卻不必死追錢的怡然自得,令我十分羨慕,也獲益良多,接下來,就讓萱萱現身說法。


我出生在花蓮,從小在花蓮長大,早年家境算小康,物質生活不缺乏。比較遺憾的是,國小3年級,我爸媽離婚了,我和弟弟跟著爸爸,因為爸爸在銀行工作,很會賺錢,親友們都覺得我們跟著爸爸,生活比較好過。可是我們沒有,爸爸平常花錢沒有比價、沒有財務規畫概念,又喜歡收藏古董,薪水幾乎都拿去買古董。


爸爸只愛古董、不愛存錢
害我從小深刻感受欠錢的困窘


爸爸喜歡研讀歷史,各個朝代、重大事件都能倒背如流,所以很喜歡古董。他以收藏為主,從來沒看過他拿去變現,沒有錢的時候他寧願去借錢,也不會把古董拿去賣。我不知道那些古董價值多少錢,我想,每個人對東西的價值都有排序,對爸爸來說,「擁有」比「變現的價值」更重要吧!


爸爸經常沒有錢,讓我們從小每次遇到要繳錢的時候,就很尷尬。我國小、國中的學費,爸爸都拖到繳費期限最後一天,才去向親友借錢。高中時,不管買制服、畢業旅行,爸爸也都拖拖拉拉,直到過了期限才給我錢去繳。最難過的是,高中補習班的學費因他失業無力負擔,到我畢業都沒去繳。


我念高一的時候,爸爸40幾歲,正好遇到銀行大裁員,他突然失業,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身上沒有錢。於是,從我高一下學期開始,補習班每學期2,500元的補習費都沒繳過,還被老師誤會我把錢拿去花了。我只好老實告訴老師,爸爸失業,我單親、沒跟媽媽住一起,所以繳不出來。老師人很好,跟我說沒關係,等爸爸給我錢再繳就好了。


爸爸大概失業了34年,到我念大學的時候才又去大陸工作。失業期間都住在家裡,開銷沒有太大,可是還是需要用錢,他知道我把從小到大拿的壓歲錢存在郵局,有好幾萬元,就跟我說戶頭一直沒動會被鎖住,要我把本子交給他處理。我把本子交給他,沒想到後來錢都被他領走。


爸爸也知道我會把他偶爾給的零用錢存起來,所以會向我借錢。有一天,我要出門時他突然叫住我,要借200元,我問爸爸要幹嘛,他說要去跟朋友喝咖啡,身上沒錢。我心想,你既然沒錢,為何不去找工作賺錢,反而還有閒情逸致去喝咖啡。


我沒有借給他,因為當時我很生氣,爸爸花光我的壓歲錢,又想跟我借錢,不過後來想想,爸爸可能是走頭無路吧,有點同情他。爸爸其實很會賺錢,如果他有好好規畫他的人生,上千萬元財產早就有了。


爸爸的行為讓我很困擾,尤其高中繳不出補習費,更讓我覺得難堪。那些都是必要的支出,但爸爸老是讓我遲繳或沒繳,我得承受別人的指責或異樣的眼光,不是我不想繳,而是爸爸沒錢讓我繳不了。爸爸的情況讓我覺得錢很重要,我不想需要錢的時候拿不出來,更討厭欠錢的感覺。我覺得錢賺再多,不懂得存錢一樣是空。


或許是受到爸媽離婚的影響,我很早熟,小時候常想「為什麼只有我這樣,別人家庭都很完整」,也會想「人到底為了什麼而活」。媽媽很了解我,經常勸我。媽媽跟爸爸離婚後,離開花蓮搬到北部,我大學刻意選擇北部的學校,媽媽可以常來看我。


媽媽教我記帳、存錢
大學打工月領5千,擠2千還貸款


我媽媽跟爸爸不一樣,比較有理財的觀念,讓我比較有安全感。從小到大我都把壓歲錢交給媽媽,媽媽會幫我存起來。高中時,她教我記帳、帶我去銀行開戶,還偷偷為我存錢(編按:萱萱母親教給她的理財知識)。


我讀大學的時候,媽媽常來帶我去吃飯、拿零用錢給我,但不會幫我付學費,她認為學費是爸爸的責任。可是那時候爸爸剛找到工作,無法負擔一學期5萬元的學費,我申請助學貸款,生活費則靠打工,每個月大約有5,000元。把錢都花光會讓我很沒有安全感,所以每月生活費設定3,000元,2,000元存下來,每存到幾萬元就拿去還學貸。


因為錢不多,我必須非常省。大學4年都住在學校宿舍,一學期才6,000元,而且不必付水電費;每次抽籤時我都暗暗祈禱,幸好都有抽到。住宿費用雖然便宜,控制生活花費還是要傷腦筋,我每天花費不能超過100元。為了省錢,我都到學校餐廳吃飯,兩樣青菜加一碗飯,才26元。我很少吃肉,因為肉的重量較重,一秤重就會超過30元。吃完後我會打包餐廳免費提供的湯,晚上自己加料煮一煮,又打發了一餐。


為了省下家電、衣服等費用,我常常到學校資源回收的地方去撿二手貨。很多學生或者即將畢業的學長姊,會把不要的物品放在那邊,很多都還很好用。資源回收阿姨白天來整理,我手腳比她們快,半夜就去挖寶。我曾經撿了兩台電磁爐,畢業留給學妹繼續用;也撿了很多衣服,有些一直穿到現在;其他物品收穫也很多,我覺得丟棄的人真是太浪費了。


省錢強迫儲蓄
月薪224年也能存100


比起同學能隨意消費,這樣子省比較辛苦,可是久了,也就習慣了。而且我會保留彈性,例如今天跟同學去看電影多花一點,我明天就想辦法少花一點,不會卡得死死的,那樣生活沒有樂趣。


大四的時候,我有想過是不是要留在北部工作,就業機會多、薪水也比較高,可以讓我盡早還清助學貸款,可是房租會吃掉大半的薪水,很難決定。正當我猶豫時,媽媽因為癌症過世了,留給我近200萬元,我先拿來付清助學貸款,也用了其中60萬元一圓出國遊學夢。剩下的80萬元交給阿姨保管,當成緊急預備金,到現在沒有動用過。


既然不需要還助學貸款,我決定回花蓮工作,住家裡比較能存錢。我去當補習班老師,月薪22,000元。因為住家裡費用比較省,花蓮物價也低,我認為每個月生活費5,000元應該夠用,於是設定每個月生活費為5,000元,剩下的17,000元我都存下來,其中有6,000元放在分紅保單。月存6,000元,滿2年以後開始領還本金,我算了約有3%的報酬率,雖然不高但年年有錢回來,而且能強迫自己儲蓄,還算不錯。


不久之後,過年時家族聚會,我跟同年紀的表妹談論起薪資以及勞健保提撥的退休金,我才意識到,我的工作時數比她長,福利卻沒有更好;我雖然有存錢,帳面數字卻很少,在沒有成家置產的情形之下,就算做到50歲退休也無法累積1,000萬元資產。那時我突然了解,強迫自己儲蓄雖然可以存錢,但累積資產不是單靠「存」就可以達到目標。我開始研究投資工具,也想著如何用這份工作開拓自己的額外收入。


我先兼家教,因為時數短、時薪高,每個月平均收入約4,000元。本薪加上兼差,我每個月有26,000元的收入,存錢速度加快了。2008年,我開始嘗試每個月各以3,000元定期定額投資2檔基金,雖然金融海嘯期間賠了2萬多元,可是長期累積下來,定期定額還是幫我「存」到45萬元(本金加上獲利)。


26歲時,我竟然存到人生第1100萬元,我好高興,從來沒有想過靠自己可以擁有100萬元的感覺,給我很大的信心。信心真的很重要,讓我覺得存錢不辛苦,而且很有成就感,也很有安全感。


首次投資遇金融海嘯
定期定額續扣,3年再滾100


投資的起步卻不是很順利,也不知道這算好事還是壞事。投資基金的第1年,就碰上2008年金融海嘯,2檔基金績效負30%,我當時不知道該不該贖回,就決定一檔贖回,另一檔繼續定期定額,結果沒有贖回的基金後來大翻身,績效逆轉成正的15%以上。我發現,進入投資市場一定要能夠細水長流,定期定額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定期定額遇到金融海嘯,績效也會負很多,可是定期定額很像存錢,又可以分散風險,市場不好的時候不要急著贖回,績效還是會翻正,不會一下子就失去一大筆錢。我繼續做定期定額,同時也計畫準備學做單筆投資。


2009年,市場從谷底上來,我開始做基金單筆投資,我很珍惜錢、很謹慎,投資報酬率設定超過10%就贖回,有時候停利點會看基金特性與大環境調整,可是一定嚴格執行停利。


我把每個月存下的17,000元,拿出11,000元放在投資戶頭,兼差的收入也存下當本金。結果,靠基金投資錢滾錢,3年後,我在29歲時滾出第2100萬元。


23歲到現在,我都在同一家補習班上班,7年來薪水沒變過;有時候晚上、假日還要到補習班加班上課,補習班也從來沒有給我額外的費用。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會離職去找薪水高一點的工作,我覺得,有工作就好好做,薪水低,我可以去兼差打工,提高收入,不會去計較那麼多。


朋友拼7年還在考公職
我已賺到兩桶金,不必看人臉色


我的朋友裡,有人為了追求福利待遇比較好的公務工作,從大學畢業後就開始考公職,到現在7年了還沒考上,仍不願意放棄。同樣的年紀,我已經有工作、有2桶金,她卻什麼都沒有,這樣的人生好可惜。


2桶金都是靠我自己努力來的,我不是為了想要變得很有錢,而是希望靠自己、不用再看人臉色。在補習班工作,我常看到很多父母再苦、再累,都要幫小孩準備教育基金、買房子,可是每個小孩都會帶自己的財富來,留太多反而不好,小孩會依賴父母。


我覺得,人還是必須靠自己活出一切,靠自己最實在。當你在努力的過程中,明白累積一桶金有多麼不易,才會懂得珍惜。努力過程中會更深刻明瞭,只要有明確目標與正確的方法,沒有達不成的財富。像有穩定的工作,我就不會餓死;有投資,就為自己創造更多財富。我希望40歲擁有1,000萬元財富,提前退休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專家看法】父母給小孩資產 3方法安心又節稅


賴霓薽/富域理財規畫顧問總經理、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


很多父母都跟萱萱的母親一樣,會為小孩準備教育基金或者資產(如房子),讓小孩未來有保障,不過依照我的經驗,多數小孩拿到錢或者資產後通常開始揮霍、不為生活而努力,像萱萱這樣靠自己力量擁有財富者,少之又少。到底父母該怎麼「給」才恰當?我有3個建議:


1.在給之前,先建立孩子經濟獨立的觀念,並養成好的理財習慣。基礎打好後,拿到父母的錢或者資產,比較不會亂花。


2.透過保單來給,盡量不要給股票、基金。股票或基金一旦過戶給小孩,等同給現金可以變賣;保單不同,可節省遺產稅,將資產合法移轉給下一代,又仍可享有主控權,包括保單貸款或帳戶價值的提領,父母握有最終籌碼。


3.分批小額給。為避免小孩一次把錢或資產花光,最好是分批且小額的給,以保單為例,可跟銀行事先簽訂保險金信託契約,先約定保險金的運用方式,就算父母突然走了,也不必擔心小孩一下把錢花光。


【延伸閱讀】正確觀念幫她轉運
——
銀行經理老爸被錢追,月薪22K女兒不缺錢


工作觀念


萱萱:月薪22不嫌低,兼差打工幫自己增加第2份收入。
結果:願意接受低薪耐煩工作的年輕人愈來愈少,求職相對容易且穩定。


爸爸:只要努力找到鐵飯碗,就有穩定的收入與社會地位。
結果:鐵飯碗人人搶,老闆姿態高,高薪銀行經理最終因裁員而失業。


存錢觀念


萱萱:薪水雖低,只要每個月固定存一筆錢,積沙總會成塔。
結果:只靠存錢,工作4年就擁有100萬元。 


爸爸:每月都有薪水入帳,退休後有退休金可領,根本不需要存錢。
結果:快60歲、屆臨退休,身邊無餘錢,時時為錢發愁。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宏達電犯三大致命錯誤 市值蒸發8000億

作者: 林俊劭、王毓雯、蕭勝鴻 | 商業周刊 – 2012年8月8日 下午3:07



這是一堂台灣企業史上,最貴的管理課,它的學費高達8,800億元。主角,是台股史上,唯一兩度股價突破1,000元的公司:宏達電。


 


在智慧型手機戰場上與蘋果、三星鼎足而立的宏達電,過去一年,手機市占率腰斬,股價從1,300元到外資唱衰只值160元,市值蒸發8千億,宏達電到底做錯了什麼?


 


第一、組織膨脹》大家搶做前端研發 


          沒人想做苦工


 


2011年,宏達電全年營收成長近7成,面對市場大幅成長,為了因應應接不暇的市場需求,每個月推出一款新產品,員工人數也在一年多內從8千多人一口氣成長到17,000人,組織膨脹了一倍。


 


一位剛離職的軟體專案經理表示,宏達電的產品開發流程分為前端的研發與後端的專案管理,在機海戰術如火如荼進行時,每個工程師身上至少都背著三個以上的案子。但「專案管理要追issue﹝問題﹞,做苦工,待遇與能見度都沒有研發端來得好,變成所有人都去搶研發,不想做專案。」


 


第二、引進不適用的外籍人才》評估不當 


          90億購併案一年玩完


 


20108月,宏達電為了因應快速擴大的國際市場,迎來一批前索尼愛立信中高階主管,希望幫助宏達電做全球布局。業界盛傳,這批外籍兵團的薪水遠超過一般科技業水準。


 


「這些外籍人才,是說的,比做的多。」一位王雪紅核心幕僚坦言。這些外部人才進入宏達電後,遇見問題的典型做法,是花大錢聘請顧問公司、買公司,花錢不手軟。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宏達電去年8月花90億台幣買下51%過半股權的美國潮牌耳機公司Beats。原本策略是藉由Beats的流行時尚形象,拉升自己的品牌地位,但不到一年,就以帳面虧損1.5億台幣的價格,賣還給Beats一半股權。而這只是過去兩年來,宏達電外部人才加入後,評估、執行不當的重大案例之一。


 


第三、螺絲鬆了》對上三星、蘋果


          旗艦機卻連爆瑕疵


 


一位在宏達電待超過十年的人士坦言,過去兩年來,不少人到宏達電的心態,是只想搭上一台順風車,在意的是出國開會可以住哪家飯店?配到什麼等級的配車?薪資結構可以談到多高?


 


隨著股價不斷攀高,人力不斷增加、組織不斷膨脹,「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宏達電拚上來的精神?」這位宏達電主管坦言,「我們的螺絲鬆了。」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年宏達電力推的旗艦機種「OneX」。


 


這款號稱全世界第一支結合四核心晶片、Android 4.0系統以及高速相機連拍功能的手機,讓周永明拍桌大讚「Damn good!」﹝棒透了﹞,推出後卻接連爆出「螢幕有黃斑」、「容易當機」等產品瑕疵。


 


事實上,One X的瑕疵問題,只是表象,讓周永明慢慢感受到危機的是銷售數字。「過去半年多來,各分公司提報的銷售目標,一直在下修。」一位負責供應鏈的宏達電內部主管透露,問題不僅僅出現在產品,而是競爭對手實在太過強大。


 


「外資看到的是我們被三星、蘋果夾殺,我們看到的,是三星、蘋果兩強之


外,市場上一定有第三名生存的空間。」一位核心幕僚轉述王雪紅、周永明的想法指出,智慧型手機是最貼身的個人化資訊產品,沒有消費者會希望他拿的手機,跟別人一樣,這就是宏達電的機會。


 


過去二度被唱衰,又二度在眾人的驚訝聲中奮勇而起的宏達電,能否再創傳奇?就看王雪紅如何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nkedIn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LinkedIn


網址


https://www.linkedin.com/


商業性質?



網站類型


社交網路服務


推出時間


20035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芒廷維尤


收入


$7500-10000 (2008)


現狀


活躍


LinkedInIPA: /ˈlɪŋktˈɪn/NYSELNKD)是一家商業客戶導向的社交網路服務網站,成立於200212月並於2003年啟動[1]20111月,LinkedIn有超過9000萬的註冊用戶. 20121月,LinkedIn已經超過1.5億的註冊用戶[2]。網站的目的是讓註冊用戶維護他們在商業交往中認識並信任的聯繫人,這些人被稱為「人脈」(Connections)。用戶可以邀請他認識的人成為人脈。


LinkedInCEO及創始人Reid Hoffman先前為PayPal的執行副總裁,曾經在Intuit軟體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務。並在eBay公司售出它之後,與一些大學同學創辦了LinkedIn


LinkedIn在中國網路上被網友翻譯成鄰客音,原因是LinkedIn是一個合成詞,由LinkedIn組合而成的,根據其發音,Linked被翻譯成鄰客In被翻譯成LinkedIn的英文本意是We are linked in the network,其中文翻譯名稱鄰客音不僅在發音上跟Linkedin一致,而且中文內涵上跟其英文本意也一致,有「天涯若比,海內存客音」之寓意。


20112月24,因為有用戶在LinkedIn上散播中國茉莉花革命的消息,網站遭北京當局防火長城屏蔽,導致用戶在中國境內無法直接登陸;該網站此前並未遭到屏蔽[3]。該網站的中國境內登錄在翌日恢復正常[4]。同年311日,LinkedIn在刊登的最新公司簡介中說,中國封閉其網站的可能性對在該公司首次公開募股中投資的人構成一種新的風險。公司不能保證中國政府不會較長時間或者永久性地屏蔽其網站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pple CEO  Steve Jobs 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全文

  

Apple CEO Steve Jobs
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全文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 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 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


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 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 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
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 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 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這一點也不浪漫。
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 Hare Krishna 神廟的好料。 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


舉個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 我學了 serif sanserif 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 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 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

又因為 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 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 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 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 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 Jobs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 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
我們拚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
Macintosh),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了。
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聽眾笑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 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 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 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

我見了創辦 HP 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 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歷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

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 Pixar 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
Pixar
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鼓掌大笑)。 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 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 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 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 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聽眾鼓掌, Jobs喝水)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聽眾笑)

這對我影響深遠, 在過去 33 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
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 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

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瞄,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 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儘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 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


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 (聽眾笑)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 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 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
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 


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 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位住在離這不遠的 Menlo Park 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 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 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 Google,在Google 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的見解。Stewart 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 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 1970 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 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陳敏慧接下全球最大的彩妝 保養集團萊雅(L’OREAL)台灣分公司時,創下兩個紀錄:她是台灣萊雅首位本土出身的總裁,也是集團亞洲區第一位女性總裁。工作不到20年,為何能達 到多數人望塵莫及的成就?「一定要找一個你有極度熱情的工作,」陳敏慧不假思索地回答,「知道自己的優勢,就會選擇做擅長的事而事半功倍;加上強烈的企圖 心,這會讓我積極去尋找下一步。」


發現專長:


熱愛挑戰與數字,把業務當戰場
攤開她的履歷,從當老師、進廣告公司、念MBA、當業務、做品牌⋯⋯每一個抉擇背後,都有清楚的動機與邏輯,指引她循著與目標之間的最短途徑前進;即使連乍看之下無關的「當老師」,也是了解自己必經過程。


原本,「老師」是陳敏慧的人生第一志願,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她的第一份工作。但她很快就明白,自己其實不是這塊料:她性子急,但教書的步調慢;她喜歡嘗鮮,但當老師卻要重複講述同樣的內容;她很理性,但輔導學生卻需要豐富的愛心與耐心。


於是,她請朋友幫忙介紹「有變化」與「有挑戰」的工作,成為奧美廣告的廣告AE。她發現,出色的邏輯分析與數字能力,以及高度的自我要求,使她在商業環境中如魚得水;達成目標的強烈成就感,也讓她篤定地愛上了「業務」這個戰場。


然而,即使身處廣告人心目中的最高殿堂,陳敏慧還是覺得不對勁。她分析:第一,「業務」並非廣告公司的核心,「創意」才是,但那並非她的強項;第二,廣告公司負責執行客戶的要求,屬於策略規畫的末端,但她更想參與前端的布局,尤其是「打造品牌」。


決定方向後,外文系畢業的陳敏慧決定先補強商業知識。她飛往美國就讀MBA,主修行銷;但她認為「業務」是「行銷」的前哨戰,於是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以行銷見長的寶僑(P&G)擔任業務。


選擇舞台:


在「有創業家文化」的企業創品牌
回台灣後,陳敏慧完整的工作經歷,使計畫在台灣推出新品牌的萊雅集團很快找上了她。「我們希望妳能上市一個新品牌。」「多久之內?」 「半年!」即使事隔14年,陳敏慧談起往事仍難掩興奮。她解釋,行銷人經常要上市新產品、新活動,但卻很少有機會能打造一個新品牌,「這是一個太難得的機 會!」


執行力很強的她,立刻飛往總部,在三周內見了相關主管、蒐集資源,接著回台招兵買馬、洽談通路。6個月後,HR(赫蓮娜)這個品牌便誕生了。「我在 職場上追求兩件事,一個是『學習成長』,另一個是『成就感』,」陳敏慧認為,由於法國總部的充分授權與支持,她的兩項需求,都在這次的「品牌初體驗」中得 到前所未有的滿足。由於表現出色,很快地,集團的主力品牌蘭蔻(LANCOME)也交由她負責。


一度想自行創業的陳敏慧,就此決定要在這家鼓勵「創業家精神」的企業扎根。「我是台灣人,我一定要做到台灣區的總裁!」她同時在自己的職涯羅盤上,定下明確的目的地。她相信,唯有定下目標,才能擬訂執行計畫,做為邁向下一個階段的指引。


《發現我的天才》(Now, Discover Your Strength)提到,有「專注」特質的工作者,每天都在自問:「我要往哪走?」因此,他們每年、每月、每周都會設定目標;他們甚至會「本能地」評估某 個行動是否有助於接近目標,並且放棄沒有幫助的行動,因此更有效率。


一個小成就,是我追求更大成就的動機;接著成就就會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速度愈來愈快!」陳敏慧總結了這個良性循環的關鍵,並把它運用到管理上,「同理,如果讓員工嘗到『成功的滋味』,不用強迫他,他自己就會追求更好的表現。」


領導團隊:


明白自己的弱點,用周邊資源補足
盡管是高階主管,陳敏慧依然明白自己並非事事擅長,但她並不覺得挫折。「自己不擅長的事,就交給擅長的人做啊!」她舉例,要舉辦非常有創意的活動,就把最有創意的同事組成任務團隊來發想;要做縝密的分析報告,就由數字分析能力最強的員工來做初步研究。「當你知道自己的弱點,就知道如何利用周邊的資源來補足。


她深信,能進萊雅的工作者一定都非常優秀;如果暫時表現不佳,極可能是因為在現職無法發揮,或與直屬主管「不對盤」。因此,她一定會把員工調到別的 團隊,通常員工就會恢復生產力。盡管如此,每個工作者仍有把「不喜歡做的事」拖到最後再做的習慣;所以主管必須定期提醒同仁,以免造成大麻煩。


「位置愈高,愈要明白『人』最重要」陳敏慧認為,如果從高階、中階主管到基層員工,都能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自然就能打造一個強大的常勝團隊!


(採訪、撰文 / 陳芳毓,編輯 / 陳清稱,照片提供 / 台灣萊雅(L’OREAL),本文取材自《經理人月刊》20119月號)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跟好友聊天,聊到了這篇文章,趕緊上網把文章找出來。跟好友聊天,真的可以讓思緒更清楚。把文章貼出來提醒自己,如果『改變』是我的決定,那一定要時時警惕自己這是最初的衝動、不要在過程中失去那個最初。


 


台灣萊雅總裁 - 陳敏慧(文章轉載於Bella儂儂)


這位甫坐上台灣萊雅第一把交椅的傑出女性,創下台灣美妝界亞洲人出任總裁的紀錄,然而,在攀上高峰之前,她也如同妳我曾在職場中摸索,《儂儂》雜誌專訪陳敏慧,分享她的經驗觀察,希望對妳能有所啟發。

採訪撰文/陳瓊如 編輯/林青樺
攝影/黃國政 靜物攝影/易志強
版面構成/江宜珎
圖片提供/L'Oréal、i Phone、Blackberry 
髮型/Pauline
服裝/受訪者提供

 



正面思考 • 
順勢而為


當 我第一眼見到陳敏慧時,她正在攝影棚化妝,身後的衣架掛了五、六件 Armani 套裝,一如主人的優雅低調。在產品隨時推陳出新的化妝品界,陳敏慧(Amy)是天后級的人物,她是台灣萊雅化妝品集團總裁,掌管旗下包括 Lancôme、Shu Uemura、Kiehl's、Biotherm、Giorgio Armani、L'Oréal Paris 等14個品牌、員工近千人、每年要創造新台幣數十億元的業績。今年2月正式接任總裁的她,不僅是台灣萊雅第一位女總裁,也是首位亞洲女性接任總裁職務。


論職涯,爬樓梯的藝術與哲學
四 十幾歲就爬到一般人終其一生難以企及的位置,原本以為成功對她來說,應該是直達山頂的纜車,但她認為工作跟人生都是起起伏伏的,就像產品有 cycle,生命也有 life cycle,「工作生涯並非都是往上的曲線,比較像爬樓梯,一階一階爬上去,每階都不一樣大,有時上了一階,妳在那裡停很久,有時甚至往後退一階,再跳兩 階上去。」她回憶派駐法國萊雅總公司工作的那兩年,其實自己算是「踩煞車」的,不但職權縮小,連秘書都沒有。


如 何做出看似「不進則退」的決定?她表示,萊雅是自己非常喜歡的公司,去巴黎有兩個動力:一是學好法文;二是瞭解公司的運作。雖然當時手上已經負責兩個品 牌,但她知道去巴黎總公司對自己的工作生涯是好的,就毅然答應。「後來發現總公司很看重那兩年的資歷,覺得我很瞭解萊雅文化,因為在巴黎待過兩年。」因此 當總公司併購了第一個亞洲品牌植村秀,他們立刻認為陳敏慧是接植村秀品牌的不二人選,於是將她從巴黎調回台灣,而台灣也成為日本之外,植村秀最大的海外市 場。


說成就,一切得感謝老公的支持
成 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個偉大的女人,成功的女人亦然。陳敏慧是幸運的,有位非常支持她的老公。「我先生很清楚,放下這個工作,我不會快樂,我是需要舞台跟 空間的人。」陳敏慧到巴黎工作的那兩年,當時任職花旗銀行的老公也留職停薪,帶著兩個兒子,全家一起去巴黎。如今,兩個小孩在加拿大唸書,為了讓她能無後 顧之憂的工作,老公則先去加拿大幫忙安頓。「只有他可以支持我到這種程度」,談起老公,陳敏慧笑得很幸福。老公是她的小學同學,兩人的生日還是同一天。不 過個性截然不同,「我從小很認真讀書,他喜歡運動、旅行、懂得生活,是個活字典,這些方面我很依賴他,我們是互補的。」當工作遇到任何問題,結婚20年的 老公是她最好的諮詢對象。「他不瞭解我的工作,但他很理解我這個人,他不見得能幫我解決工作問題,但能聽我發發牢騷,是軟性的支持。」


陳敏慧回憶當公司宣布要由她接任台灣區總裁時,她把公司的信函轉寄給老公看,沒想到老公回了說,「I am very proud of you」,她於是也回了句,「I can't make it without you.」簡單的兩句話道盡他們夫妻之間的相知相惜。


談家庭,再忙也要與兒子聊天
陳 敏慧的工作量多到一天工作24小時也做不完。不論工作多麼忙碌,她都排除萬難,至少留15分鐘的空檔打電話給在加拿大的兒子。雖然分隔兩地,心靈上卻是很 親近的,「他們什麼芝麻小事都會跟我報告」。除了每天花很多時間跟兩個兒子聊天,比較多愁善感的大兒子也跟她通信,兒子的30封英文信是她去年最好的耶誕 禮物。


對職業婦女來說,工作與家庭像永遠搖擺的天秤兩端,陳敏慧也不例外。她一向將工作跟家庭區分清楚,回家 就絕不想工作的事。「我盡可能兩全其美,無法兼顧時,優先順序很重要。」但她坦言,對家庭有愧疚感,她清楚人生的優先順序應該是:健康第一,家庭第二,事 業第三,有時仍難免陷入工作第一的情境,只好不時提醒自己,優先順序是什麼,而與家人相處的時光永遠是她最珍視的。 


 


我認為30歲之前,
應該把握每一個學習機會,
因為35歲之後,
公司不會給你機會,
而是問你能給公司什麼貢獻。
 




為應付繁忙工作與會議行程,Amy 的 Blackberry 與 iPhone不離身。即使忙碌到一天24小時都不夠用,Amy 仍抽出時間閱讀報章雜誌,而最近正在研讀的是萊雅慶祝一百週年,集合300位作者,來自35個國家、20種不同學科,探索美麗的意義與人類審美觀演變的大 型研究計劃《十萬年之美》。


採訪結束後,陳敏慧向在場工作人員致謝。我注視著她親切的笑容,真是難以想像這樣一位美麗的女子,同時承擔家庭與事業的巨大重擔,卻無損其風采。或許人們熱烈渴望的事物,都必須依賴強靭意志向下扎著深深的根,才足以呈現完美。陳敏慧便是最好的例子。

Q 妳喜歡的工作態度是?


A:態 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高度。任用新人時,我喜歡謙虛學習的人,這種人的前途更寬廣,因為你決定要成功,你就會往這條路走,你覺得自己做得到,就會想辦法做 到。訂業績目標時,有些人跟我說,他做不到,「沒有做怎麼知道做不到呢?」我希望員工能有企圖心,如果連目標都沒有,你怎麼可能做到?我希望員工看到機會 點而非問題點。當你經常正面思考、看到機會點,就敢於嘗試,也不怕失敗。這是相連的,並且能不怕犯錯、主動尋找解決的方法。


Q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老闆的信任?


A:所 有老闆都不喜歡 surprises(突發性狀況),不見得不能接受問題,但他要有準備。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要提早講,不要等問題很嚴重才講,可以一開始就跟老闆說: 「我現在處理某個問題,可能遇到某些潛在性問題;我有些方案,不見得成功,老闆您有沒有什麼看法?」其實所有的老闆都喜歡參與你的成就,也希望是自己幫你 解決問題。如果老闆覺得你的成就不是來自他的支持與幫助,代表你跟老闆的關係是很疏離的。可能許多人覺得困擾:什麼事要報告?什麼不要?這需要一點時間與 技巧。總之,你跟老闆的信任度越深,需要報告的事情就越少。


Q 對想進這行的新鮮人,有什麼建議?


A:我 建議年輕人要在意的是,這個工作能否學到東西?而非在意頭銜、薪水。因為現在你的薪水不如人,但3年後可能比別人好,薪水可以直線起飛,重要的是機會來 了,你可不可以 take it?我認為30歲之前,應該把握每一個學習機會,把基本功練好,因為35歲之後,公司不會給你機會、時間去學習,而是問你能給公司什麼貢獻。我喜歡年輕 人的工作態度是多做多學,而不是怕工作多、推卸責任,我看到很多公司裡的年輕人,其實他們一開始的起跑點相差不遠,但因為比較好的工作態度與方法,彼此的 距離越來越遠。


Amy的員工怎麼說?


Vivian Chiang 》》Lancôme 品牌協理
她是superwoman!她的記憶力超強,每個品牌的數字她都大概記得;她的精力超旺盛,例如晚上10點,當大家還在開會、加班到氣若游絲,她會從辦公 室走出來很精神地說:「大家好嗎?你們還在啊!?」她的意志力驚人、抗壓力也超強,最厲害的是她超樂觀的,大家都知道最近業績不是很好時,她會說:「下個 月一定會成長的!因為⋯⋯」
Dear boss:最欣賞的男性(名人)與理由?


Lynn Wang 》》Kiehl's 品牌協理
我覺得Amy比較像老師,不像老闆。她很有教學熱誠,願意不厭其煩教妳怎麼做。她的思緒縝密,經常做策略型思考,而且個性比較嚴謹,有點完美主義,但我認 為這是她事業這麼成功的原因,她總是用高標準要求自己與團隊,但不只有要求,也會引導,對我們來說是很好的學習。
Dear boss:作為一位成功的經理人,您認為最重要的3個特質?


 



Amy 保持活力的美麗秘訣
1. 出國必備 美妝保養品全放在這個容量和多功能的SHU UEMURA 紅色彩妝箱,省去大包小包的麻煩。2.晚宴底妝聖品 一定要用LANCÔME 立體緊膚抗皺 R.A.R.E.TM 粉底液。3.緊實身體線條 BIOTHERM 曲線光夜間阻脂精華。4.淨顏保水 忙碌的一天回到家,用SHU UEMURA 新一代經典保濕潔顏油徹底清潔。5.畫龍點睛 GIORGIO ARMANI 絲潤唇膏。6.美白不鬆懈 SHU UEMURA 漢萃斷黑淨白褪斑筆是最佳良伴。7.百變造型 因應不同場合,用KIEHL'S 超蓬髮豐盈髮霧。8.新鮮貨 感覺肌膚出現疲倦感時,BIOTHERM SkinVivo 超淨化肌因活膚晚霜是大救星。9.特級滋潤 KIEHL'S 俄羅斯頂級皇家身體乳霜,酷寒天候的身體滋養品。10+11.活力必備 重要活動前使用LANCÔME 肌因賦活露和GIORGIOARMANI 黑曜岩活膚能量乳霜,隔天容光煥發。12.特別喜歡這個色彩鮮豔的SHU UEMURA限量化妝包。


Gail Wonder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